[發明專利]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64666.6 | 申請日: | 2019-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62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尚韜;董贊揚;李谷峰;唐堂;李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116 | 分類號: | H04B10/116;H04B10/60;H04B10/6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張捷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見 光通信 接收 電路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包括:光電二極管、第一級跨阻放大電路、第二級放大電路、鉗位電路、第三級放大電路、比較電路、參考電平電路。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增加了鉗位電路,將時變直流偏置的交流信號中的低電平或高電平,鉗位到固定值,從而提高了在時變背景光場景下可見光通信接收器的適應性;通過增加比較電路,將峰值動態變化的交流信號轉換成低電平為0V、高電平為3.3V的TTL信號,提高了可見光通信接收器的動態范圍,從而提高了可見光通信接收器在移動情況下通信的可靠性,且規避了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限幅放大電路等復雜電路,降低了可見光通信接收器的實現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
背景技術
可見光通信技術(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簡稱:VLC)是指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無需光纖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無線通信方式。
目前,可見光通信具體是在房間內布局可調制白光LED,其具有照明和信息發送雙重功能,將信息調制在肉眼看不到且高速明暗閃爍的燈光里,接收端通過某種傳感器(光電探測器、圖像傳感器等)接收信息,然后采用強度調制/直接探測(IM/DD)的方式接收調制。可見光通信相比其它室內無線通信方式,具有大容量、免頻譜申請、抗電磁干擾、安全性高、低成本、綠色環保等優勢,其應用前景廣闊。
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是VLC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著檢測、恢復、處理信號的作用。如今常用的接收電路是采用光電轉換電路、前置放大電路及主放大電路來實現的,然而,這些常用的接收電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若主放大電路不包含自動增益控制,則接收電路的動態范圍差,無法實現可見光通信接收器移動情況下的通信,且無法適應存在時變背景光的場景;若主放大電路包含自動增益控制,則接收電路實現成本高,且無法適應存在時變背景光的場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見光通信接收電路,包括:光電二極管、第一級跨阻放大電路、第二級放大電路、鉗位電路、第三級放大電路、比較電路、參考電平電路;其中,
所述光電二極管用于將可見光信號轉換為電流信號;
所述第一級跨阻放大電路用于將所述電流信號放大為第一電壓信號;
所述第二級放大電路用于將所述第一電壓信號放大為第二電壓信號;
所述鉗位電路用于將所述第二電壓信號鉗位到鉗位電壓信號;
所述第三級放大電路用于將所述鉗位電壓信號放大為第三電壓信號;
所述比較電路用于將所述第三電壓信號轉換為TTL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級跨阻放大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容C1和控制芯片U1;其中,
所述光電二極管的正極、所述電阻R1的一端、所述電容C1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腳2連接;
所述電阻R1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2的一端、所述電阻R3的一端連接;
所述電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電阻R3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1的另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腳6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646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