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59312.2 | 申請日: | 201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73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忻向軍;張琦;張麗佳;田清華;岳竹青;田鳳;王擁軍;楊雷靜;呂凱;盛夏;王曦朔;潘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7/34 | 分類號: | H04L27/34;H04L27/36;H04L27/38;H04L1/00;H04B10/61;H04B10/556;H04B1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丁蕓;項京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概率 成形 信號 編碼 調制 解調 譯碼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編碼調制方法,可以實現將原始信號編碼生成符號長度不同的編碼符號,從而實現讓能量大的星座點出現的概率小,讓能量小的星座點出現的概率大,有效提高了系統中信號的傳輸功率。另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解調譯碼方法,可以實現根據編碼符號的符號長度,對編碼符號進行分組,并分別針對每組進行譯碼,從而使得每組編碼符號都可以得到較佳的譯碼結果,提高了系統中譯碼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格編碼調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方法及光通信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光通信系統,在發送端采用網格編碼的方法對原始信號進行編碼調制,具體的,通常是基于8移相鍵控8PSK(8Phase Shift Keying)的網格編碼調制方法。該編碼調制方法將待發送的原始信號,編碼調制生成符號長度均相同的具有8個符號的8PSK信號,即對應有8個星座點的8PSK信號,通常將編碼調制生成的信號,映射成二維星座圖,將編碼調制生成的信號中的符號稱為該星座圖中的星座點。這就導致了每一符號的都具有相同的出現概率。其中,符號的出現概率與該符號的長度有關,比如符號110的長度為3,那么,該符號的出現概率為1/23即1/8。
這樣使得,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能量大的星座點和能量小的星座點在星座圖中出現的概率相同。其中,能量大的星座點為星座圖中遠離坐標原點的星座點,能量小的星座點為星座圖中靠近坐標原點的星座點,星座點能量的大小,代表了該星座點所對應的信號的幅度大小。
可見,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點:由于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能量大的星座點和能量小的星座點出現的概率相同,導致了信號的傳輸功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方法及光通信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由于能量大的星座點和能量小的星座點出現的概率相同,導致的信號傳輸功率低的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概率成形的信號編碼調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發送原始信號;
將所述待發送原始信號,轉換為第一并行數據;
對所述第一并行數據進行編碼和過濾,生成預設的編碼符號;所述預設的編碼符號的符號長度不均相同;
使用預設的三維星座圖,對所述編碼符號進行三維星座映射,生成不同符號長度的三維正交幅度調制信號;其中,每個編碼符號對應一個預設的星座點,每個編碼符號預設了對應的幅度、輔助極化角、極化相位差異角三個參數值。
可選的,所述預設的編碼符號為:用費諾編碼方式生成的9個編碼符號,所述9個編碼符號的符號長度有2位、3位和4位;
所述將所述待發送原始信號,轉換為第一并行數據的步驟,包括:
每接收到4位串行原始信號,轉換為第一并行數據;
所述對所述第一并行數據進行編碼和過濾,生成預設的編碼符號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的最低位進行第一卷積編碼,并根據所述9個編碼符號,對編碼后的數據進行過濾,得到2位或3位的第一準編碼符號;所述3位的第一準編碼符號中,只有前2位已確定,最低位未確定;
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的第2位和第3位進行第二卷積編碼,并根據所述9個編碼符號,對編碼后的數據進行過濾,得到4位的第二準編碼符號;所述4位的第二準編碼符號中,只有前3位已確定,最低位未確定;
根據所述第一并行數據的最高位和所述9個編碼符號,確定所述3位的第一準編碼符號的最低位和4位的第二準編碼符號的最低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593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