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共享網絡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55417.0 | 申請日: | 201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72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包宇;王加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祥云萬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 | 分類號: | H04L67/10;H04L67/12;G06Q20/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馬驥;南霆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共享 網絡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數據共享網絡,包括數據共享節點,智能合約模塊,存儲器。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數據共享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個步驟:改變或調用與第一錢包地址對應的數據資源,改變與第一錢包地址或第二錢包地址對應的通證值;根據與第一錢包地址或第二錢包地址對應的通證值,改變或調用與第一錢包地址對應的數據資源。本申請還包含通證值和賬戶值兌換的步驟。本申請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增加了對系統使用的自動化監管和信任,解決現有技術中系統資源可伸縮性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共享網絡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數字化經濟正越來越呈現指數化擴張。這種增長來自數字化驅動的生產要素向“自組織+可信任”發展的驅動,即所有交易中所需的中介越來越少,以至為零,因此提升了商業價值和創新潛力,在電子商務,金融,物流,社交網絡以及區塊鏈領域,都看得到這個趨勢。
在傳統的系統中,中心化的管理難以涵蓋數字世界中所有的活動,尤其是對于系統資源的配置和管理,難以做到實時匹配,很容易形成資源冗余造成浪費;當用戶數量和使用頻率增加時,云端或本地都要相應增加計算,存儲,通訊等硬件配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系統的技術,實現“自組織+可信任”的軟硬件資源共享。本發明的系統中,分布式節點是具有軟件運算,數據存儲和網絡通訊能力的計算機系統,分布式節點可運行數據分析算法,存儲數據。客戶端是具有人機交互和網絡通訊能力的電子設備,包括計算機,手機等。客戶端可完成向分布式節點發送數據分析請求,顯示數據分析結果,上傳原始數據,上傳數據分析算法。本發明使用通證,激勵和管理資源共享規則。通證通過智能合約在區塊鏈公鏈,例如以太坊,EOS等上生成,分布式節點和客戶端通過內置的相應區塊鏈公鏈錢包可以獲得通證和使用通證,數據透明,不可篡改。因而實現了“自組織+可信任”的資源共享。
本申請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解決傳統行業的諸多挑戰和創新,提升數字經濟生態系統中的透明度、智能程度和信任水平。解決現有技術中系統資源可伸縮性低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系統在使用中的數據安全。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共享網絡和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系統資源缺乏伸縮性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系統在使用中的數據安全。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共享網絡,用于通信、計算機信息網絡,包括數據共享節點,智能合約模塊,存儲器;
所述數據共享節點,對應于錢包地址,用于向網絡共享數據資源;
所述智能合約模塊,用于按照智能合約,對所述數據共享節點的資源數據做運算,獲得對應的通證值;
所述智能合約,包含用所述資源數據、錢包地址計算對應的通證值的規則;
所述存儲器,用于區塊鏈方式存儲所述智能合約、錢包地址、通證值。
優選的,本申請的系統中,還包括第一服務模塊,對應于第一錢包地址,用于改變數據資源。
優選的,本申請的系統中,所述規則包含:所述通證值的變化量,根據所述數據共享節點的共享時間進行累加。
優選的,本申請的系統中,所述智能合約模塊包含乘法器,用于對所述資源數據做運算獲得所述通證值的變化量;所述乘法器的系數從所述存儲器中讀取,或由智能合約模塊生成。
優選的,本申請的系統中,所述規則包含確定所述乘法器的系數方法,包含以下至少一種:
所述乘法器的系數是資源種類的變量;
所述乘法器的系數是資源數量的變量;
所述乘法器的系數是錢包地址的變量;
所述乘法器的系數是共享時間的變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祥云萬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祥云萬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554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同步的方法及節點
- 下一篇: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域名記錄更新方法及系統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