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陪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55233.4 | 申請日: | 201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17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鐘毅;劉強;陸建;李湘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蜜蜂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H1/00 | 分類號: | G10H1/00;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演奏 陪練 演奏數據 結構化數據 評測 樂音 智能 音準 反饋 練習 可識別 樂譜 樂器 監控 優化 轉化 | ||
本發明涉及器樂陪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陪練方法。所述智能陪練方法包括步驟:獲取演奏數據并識別轉化為對應樂譜的樂音結構化數據;對所述樂音結構化數據進行評測處理,以獲取演奏數據的演奏完成度評價。本發明能實現對演奏者器樂練習過程的監控并及時反饋演奏數據的演奏完成度評價結果,指導演奏者優化器樂練習過程,成本低,音準識別準確穩定,且可識別不同樂器的演奏,對演奏者的演奏進行評測反饋,對演奏者有更好的指導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器樂陪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陪練方法。
背景技術
音樂教育包含樂理、視唱練耳、聲樂、器樂(含中外器樂)等眾多教學課程。
長久以來,器樂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時間。一種比較普遍的現狀就是,國內的藝術培訓機構/老師都要求學員每天在家保證不少于一個小時的器樂練習時間,都是采用教師點對點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幫助學員提升演奏的音準,節奏的完成度。器樂教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一直尋找一種方法能夠有效的識別演奏的完成度,從而通過對完成度的監控,來輔助學員更好的完成器樂練習。
現有技術中,采用在樂器設備上安裝光傳感設備或距離傳感器,感知琴鍵是否被按下,或者采用電子樂器設備(比如電子鋼琴,電子鼓),來感知器樂演奏情況。但采取這樣的方式需在器樂內部安裝傳感設備,安裝的技術難度和成本較高,不利于普及,以及會對樂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且在樂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無法有效地識別音準,且兼容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智能陪練方法,克服現有的輔助學員器樂練習方式的成本高,音準識別存在不穩定性,且兼容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智能陪練方法,包括步驟:
獲取演奏數據并識別轉化為對應樂譜的樂音結構化數據;
對所述樂音結構化數據進行評測處理,以獲取演奏數據的演奏完成度評價。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獲取演奏數據并識別轉化為對應樂譜的樂音結構化數據包括步驟:
通過拾音設備獲取演奏數據;
將獲取的演奏數據轉化為數字音樂文件;
將所述數字音樂文件傳入經深度學習算法訓練的樂音識別模型識別轉化為對應的樂音結構化數據。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深度學習算法訓練樂音識別模型包括步驟:
通過遷移學習訓練適合不同器樂的樂音自動識別模型。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對所述樂音結構化數據進行評測處理包括步驟:
分析樂音結構化數據,并轉化為將樂音結構化數據按時間順序進行展示的演奏時序圖譜;
將演奏數據對應的演奏時序圖譜與標準的演奏時序圖譜進行比較;
輸出通過比較后演奏數據的演奏完成度評價結果。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將演奏數據對應的演奏時序圖譜與標準的演奏時序圖譜進行比較包括步驟:
對比演奏數據對應的演奏時序圖譜與標準的演奏時序圖譜在對應時刻的音符的音高、時長情況;
根據對應演奏時刻的音高演奏情況輸出音高準確度結果并在對應樂譜音符位置進行標識;
根據對應演奏時刻的每個音符的演奏時長情況輸出節奏評價結果;
結合音高準確度結果和節奏評價結果輸出演奏數據的演奏完成度評價結果。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智能陪練方法還包括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蜜蜂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蜜蜂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552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