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Python實時編譯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引擎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55223.0 | 申請日: | 201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289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占強;唐承苗;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G06F8/4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張鳴潔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python 實時 編譯 技術 通用 自動 測試 引擎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Python實時編譯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引擎及使用方法,包括引擎管理器、步驟管理器、步驟執行器、資源管理器,所述測試步驟管理器分別與測試管理器、步驟執行器連接,所述引擎管理器、步驟執行器、資源管理器相互連接。本發明解決了現有通用電子設備自動測試系統技術中存在的自動測試系統開發標準化差、維護成本高、通用性低、串行測試造成資源浪費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測試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基于Python實時編譯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引擎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需求增高,大量的智能硬件,智能設備不斷涌現。為了保證質量各種各樣的測試系統被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由于產品的性質、功能、指標不相同對應的電子設備測試系統也各不相同,造成開發維護成本高、各個系統之間不兼容的問題。Python是一種腳本解釋型語言,語法簡約清洗,跨平臺。作為膠水語言,能與C++、Java、NET、Object-C整合。Python在軟件自動化測試領域已有成熟的測試框架,而將Python用于測控領域實現自動測試研究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Python實時編譯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引擎及使用方法,解決了現有通用電子設備自動測試系統技術中存在的自動測試系統開發標準化差、維護成本高、通用性低、串行測試造成資源浪費等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于Python實時編譯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引擎,包括引擎管理器、步驟管理器、步驟執行器、資源管理器,所述步驟管理器分別與引擎管理器、步驟執行器連接,所述引擎管理器、步驟執行器、資源管理器相互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還包括通過外部開發調試接口與通用自動測試引擎連接的開發調試工具IDE,所述開發調試工具IDE包括測試程序集、測試序列。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引擎管理器提供引擎測試步驟創建完成、開始執行、執行完成的事件觸發機制,以及對步驟執行器的控制機制。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步驟執行器用于接收步驟管理器的測試步驟后逐個執行測試,并實時上報執行狀態及步驟執行結果。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步驟管理器用于對測試步驟輸入參數的獲取和監控,使用內部裝飾器調用測試函數獲取測試結果。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資源管理器負責測試資源的創建、銷毀、打開、關閉,當測試執行結束退出引擎時,所述步驟管理器釋放所有資源信息。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F1:開發調試工具IDE編寫測試程序集和測試序列,并將測試程序集加載到引擎管理器中;
步驟F2:引擎管理器調用步驟執行器啟動測試程序,步驟執行器獲取測試資源和測試步驟逐個執行;
步驟F3:引擎管理器接收測試狀態和結果,并通過外部開發調試接口上報給測試開發人員。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步驟F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F11:將引擎通過外部開發調試接口與開發調試工具IDE連接;
步驟F12:由測試開發人員依據引擎對測試步驟的定義規則在支持Python開發的開發調試工具IDE中使用Python裝飾器語法編寫測試程序集和測試序列;
步驟F13:引擎通過實時編譯加載技術將測試程序集加載到引擎管理器中,并檢查是否存在語法低級錯誤;若存在語法錯誤,則提示用戶進行修改;若不存在語法錯誤,則進行下一步;
步驟F14:將測試程序集轉化為開發調試工具IDE內存中的code對象實例,完成加載過程,等待步驟管理器的調用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552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