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48603.1 | 申請日: | 2019-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977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協康;雷明;許澤星;劉興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郭萍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邊灘漂石調沙 支流 強來沙 條件下 干支 交匯 淤積 水位 防治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定需要進行邊灘漂石調沙的干支交匯處的干流河段作為目標河段,目標河段為陡緩銜接河段,陡緩銜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溝床比降大于下游河段的溝床比降,干支流交匯處的支流的溝床比降大于陡緩銜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溝床比降;(2)勘測目標河段在干支流交匯處的泥沙淤積體的位置;(3)在目標河段的上游河段的左岸邊灘和右岸邊灘上交錯布置漂石,最上游的漂石位于干支流交匯口以及和目標河段的干支流交匯處的泥沙淤積體的上游。該方法可提高山區河流干支流交匯淤積段在支流強來沙條件下的泄洪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山區河流淤積河段防災減災領域,涉及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中國西南山區河流溝床聚集了大量的松散堆積物質,在降雨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量的松散堆積物質常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形式進入支溝,改變了干流河道的泥沙補給條件。干支河流受不同河段輸沙能力的影響,導致局部河段發生淤積,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輸沙能力。山區河流河谷狹窄,泥沙淤積會造成河床抬高,水位急劇增加,嚴重威脅兩岸防洪安全。以岷江支流龍溪河為例,在2010年8月13日,受強降雨過程影響,大量泥沙由麻柳溝匯入干流河道,致使龍池鎮河段抬高3~8m,水位激增,龍池鎮遭到嚴重破壞。若能有效緩解山區河流淤積河段泥沙淤積,進而避免因泥沙淤積造成的水位抬高致災,對提高山區河流的防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針對山區河流淤積河段在汛期支流強沙量條件下造成的干支流交匯段淤堵引起的水位抬高致災,目前尚未見經濟有效的減災措施的報道。因此,若能開發出能有效減小淤積河段的來沙量與來沙強度,調節河床淤積范圍,降低山區河流的洪災水位的防洪減災方法,對于提高山區河流的泄洪能力和山區河流兩岸的防洪能力將產生重要積極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以提高山區河流干支流交匯淤積段在支流強來沙條件下的泄洪能力,為山區河流淤積河段的防災減災提供新的思路。
本發明提供的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定需要進行邊灘漂石調沙的干支交匯處的干流河段作為目標河段,目標河段為陡緩銜接河段,陡緩銜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溝床比降大于下游河段的溝床比降,干支流交匯處的支流的溝床比降大于陡緩銜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溝床比降;
(2)勘測目標河段在干支流交匯處的泥沙淤積體的位置;
(3)在目標河段的上游河段的左岸邊灘和右岸邊灘上交錯布置漂石,將布置在最上游的漂石記作第一漂石,除第一漂石之外,將布置在左岸邊灘的漂石記作第二漂石,將布置在右岸邊灘的漂石記作第三漂石,第一漂石位于干支流交匯口以及目標河段的干支流交匯處的泥沙淤積體的上游。
上述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的技術方案中,任意一個第二漂石和與該第二漂石相鄰的兩個第三漂石之間的距離均為該第二漂石所處位置河寬的1.5~3倍。
上述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的技術方案中,第一漂石的尺寸優選為第一漂石所處位置河寬的15%~30%,第二漂石的尺寸優選為各第二漂石所處位置河寬的15%~30%,第三漂石的尺寸優選為各第三漂石所處位置河寬的15%~30%。漂石的選擇應避免采用形態扁平的漂石,漂石的尺寸是指漂石上相隔最遠的兩點之間的距離。
上述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的技術方案中,在目標河段的上游河段布置的漂石至少為4個。
上述利用邊灘漂石調沙的支流強來沙條件下干支交匯淤積段高水位致災防治方法的技術方案的步驟(2)中所述目標河段在干支流交匯處的泥沙淤積體,是指在布置漂石之前本來就存在于干支流交匯區的泥沙淤積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486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改善運行水庫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減排方法
- 下一篇:柔性減能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