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40298.1 | 申請日: | 201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681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青華;古惠南;席忠民;許俊海;劉太剛;何凱欣;賈洪斌;黃日昌;王浩勇;徐文玲;王友全;周超;楊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0 | 分類號: | H01M50/20;H01M50/249;B60K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維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11 | 代理人: | 辛自強 |
| 地址: | 511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包殼下 殼體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制作方法,該制作方法在邊梁中設置空腔,以減輕邊梁的重量;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電池包殼下殼體主要承受豎直方向上的應力作用,使得邊梁之間的連接處容易變形破壞,上述制作方法通過在相鄰的兩個邊梁的空腔中嵌設增強機構,增強機構的第一安裝部與其中一個邊梁的空腔的側壁固定連接,第二安裝部與另一個邊梁的空腔的側壁固定連接,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固定連接,再將相鄰的所述邊梁焊接固定,從而能夠提高邊梁之間的連接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包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車也隨之得到迅速發展。新能源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的電機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蓄電池供電,而蓄電池一般以電池包的形式通過電池包殼固定安裝于電動汽車上。目前,汽車車身追求輕量化設計,以提高汽車的續航能力。在電池包殼體輕量化設計時,其結構的強度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若下殼體強度不足,則容易變形破壞,造成電池氣密性出現異常,很容易產生質量隱患,如漏液、生銹、腐蝕產品電子元器件等,可造成電池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報廢。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制作方法,以提高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強度。
一種電池包殼下殼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制作多個邊梁,所述邊梁沿延伸方向設有開口于兩端的空腔;
制作多個增強機構,所述增強機構包括第一安裝部以及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安裝部的第二安裝部;
將多個所述邊梁安裝在殼體底板的周緣,使多個所述邊梁依次端接,相鄰的所述邊梁通過所述增強機構進行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裝部固定在其中一個所述邊梁的空腔的側壁上,使所述第二安裝部固定在另一個所述邊梁的空腔的側壁上;
將端接的所述邊梁焊接固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部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與所述第一固定板連接的第一增強板,所述第二安裝部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與所述第二固定板連接的第二增強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貼合固定在一個所述邊梁的空腔的側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貼合固定在另一個所述邊梁的空腔的側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增強板、所述第二增強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連接,圍合形成環狀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增強機構還包括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環狀結構的內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軸對稱,所述加強板沿對稱軸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采用抽芯鉚釘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別與所述邊梁進行固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采用抽芯鉚釘進行固定之后,在抽芯鉚釘安裝處表面涂覆第一密封膠。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邊梁的空腔均有多個,多個所述空腔平行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將端接的所述邊梁焊接固定之后,在焊接位置涂布防腐膠。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邊梁上制作與所述空腔連通的排屑孔,在安裝所述增強機構之后,通過所述排屑孔抽出所述空腔內的加工細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抽出加工細屑之后,采用堵蓋塞堵所述排屑孔并在表面涂覆第二密封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402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電池pack結構
- 下一篇:電池包外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