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37007.3 | 申請日: | 2019-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9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慧;李喬;丁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錢文斌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控制器 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 無線傳輸裝置 存儲器 傳感網絡 溫度傳感 傳感器采集 采集數據 數值保存 數值發送 織物加工 接收端 電源 存儲 網絡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過織物加工技術與織物傳感網絡連接;所述微控制器還連接有電源和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織物傳感網絡中的傳感器采集到的數值保存在所述微控制器的存儲器中,所述無線傳輸裝置用于將存儲器中存儲的數值發送至接收端。本發明可實時、有序、準確地采集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后,世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體系的日漸成熟,通信技術快速崛起,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信息獲取渠道,作為信息獲取的核心環節——基于傳感器的數據采集,直接影響后續的數據處理和傳輸工作,傳感器技術成為多元化信息獲取中最快速、最基本的技術。隨著采集信息標準的提高,傳感器技術(如溫度傳感器)也在不斷的適應調整,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從原始的單一化到微型化、集成化,再到智能化、網絡化,逐步發展成為智能傳感器網絡。隨著網絡的發展,融合了傳感器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傳感器網絡技術也應運而生。
目前在炙手可熱的可穿戴技術領域,織物溫度傳感網絡成為研究的熱點,而織物溫度傳感網絡所測數據的采集更是研究重點。現有的數據采集系統存在不少問題:(1)實時采集問題。目前數據采集系統的應用實踐大多都是根據用戶需求來進行,這盡管實現了人們對某些功能的追求,但由于研發過程缺乏系統化,致使織物溫度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系統的連接的連貫性較差,因此難以保證數據的實時采集。(2)有序采集問題。目前由于技術的限制,普遍存在數據采集的有序性難以保證等弊病。(3)準確性問題。目前數據采集易受外界因素(如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器的連接方式)干擾,不能保證其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可實時、有序、準確地采集數據。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過織物加工技術與織物傳感網絡連接;所述微控制器還連接有電源和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織物傳感網絡中的傳感器采集到的數值保存在所述微控制器的存儲器中,所述無線傳輸裝置用于將存儲器中存儲的數值發送至接收端。
所述織物傳感網絡中的傳感器通過一個分壓電阻與微控制器相連。
所述微控制器、電源和無線傳輸裝置集成在AMOMCU--CC2640開發板上。
所述無線傳輸裝置采用藍牙傳輸芯片實現。
所述電源為紐扣電池。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將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器均接入電路,保證數據采集的實時、有序和準確,適用于織物溫度傳感網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采集系統與織物傳感器的連接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采集系統的電子接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370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