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34474.0 | 申請日: | 2019-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778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蔡傳玉;楊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智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04 | 分類號: | B65G1/04;B65G1/137;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葛勝非 |
| 地址: | 210039 江蘇省南京市雨***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無人 行車 線纜 倉儲 管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建立倉庫三維空間模型進行倉庫規劃,在行車的橫梁中段下方安裝全局相機和三維激光掃描儀,在行車的夾具上安裝多干個局部相機,行車上安裝車載終端;全局相機拍攝倉庫全局視頻,在監控界面顯示;中心服務器發送入庫任務,采用數據標簽識別裝置沿路徑掃描運輸車輛,獲取各線纜盤的數據標簽并發送至倉儲數據庫;倉儲數據庫獲取數據標簽后,中心服務器發送指令至車載終端,車載終端控制行車將線纜盤依次吊裝至指定貨位,倉儲數據庫更新所獲取數據標簽對應的貨位信息。本發明的方法可提高倉儲效率;減少人工成本,適應倉儲智能化的發展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對電網公司倉庫室外堆場現存儲物資種類進行分析,比較適合通過行車裝卸的線纜類物資主要分為架空絕緣導線、鋼絞線、低壓電力電纜及電力電纜四種,四種線纜均使用線纜盤存儲。在行車控制夾具裝卸線纜盤過程中,現有技術大都通過視頻監控結合人力操作完成。但在人力操作的效率已經很難滿足倉儲智能化的發展需求,為實現行車的全自動化控制,需要提供一種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無人行車線纜盤倉儲管理方法,包括:
S100.基于倉庫實體空間尺寸在倉儲數據庫中建立倉庫三維空間模型進行三維空間標識,用于倉庫規劃;倉庫三維空間模型中按照行列高進行空間劃分,行為行車行駛方向,列為行車吊具移動方向,高度為線纜預設層數;每行和列之間空間為最大線纜尺寸加上行車吊具作業空間;在空間劃分的行列高處設置三維空間標識,即行列高坐標;空間劃分獲取的各單元依次對應為倉庫三維空間模型的貨位;
S200.在行車的橫梁中段下方安裝全局相機和三維激光掃描儀,在行車的夾具上安裝多干個局部相機,行車上安裝車載終端;全局相機拍攝倉庫全局視頻,在監控界面顯示;
S300.中心服務器發送入庫任務,采用數據標簽識別裝置沿路徑掃描運輸車輛,獲取各線纜盤的數據標簽并發送至倉儲數據庫;倉儲數據庫獲取數據標簽后,中心服務器發送指令至車載終端,車載終端控制行車將線纜盤依次吊裝至指定貨位,倉儲數據庫更新所獲取數據標簽對應的貨位信息;
S400.中心服務器發送出庫任務,發送信息中包括數據標簽;中心服務器根據數據標簽獲取倉儲數據庫的貨位信息,并發送至中心服務器;中心服務器發送指令至車載終端,車載終端控制行車將線纜盤依次吊裝至出庫口,倉儲數據庫更新貨位信息,完成出庫。
進一步的,所述S200還包括:在監控界面疊加倉庫三維空間模型。
進一步的,所述S200還包括:在車載終端上安裝定位裝置,實時獲取行車的位置信息,并在倉庫三維空間模型中疊加顯示,模擬行車的行車軌跡。
進一步的,所述S300中,數據標簽識別裝置掃描路徑如下:
對于橫向擺放的線纜盤,數據標簽識別裝置沿運輸車輛繞行一周,識別線纜盤的數據標簽;
對于縱橫交錯擺放的線纜盤,數據標簽識別裝置先沿橫向擺放的線纜盤路徑移動,之后沿縱向擺放的線纜盤路徑移動,識別線纜盤的數據標簽。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標簽中存儲線纜的參數信息,包括線纜型號、長度、重量、供貨廠商信息;數據標簽識別裝置識別數據標簽后,將數據標簽包含的參數信息存儲至倉儲數據庫。
進一步的,所述S300中,中心服務器基于入庫任務單和數據標簽識別裝置發送的數據標簽信息進行入庫貨位分配,包括:按順序進行貨位分配、按統一型號進行貨位分配、按訂貨批次進行貨位分配、按線纜屬性項目優先級進行貨位分配或用戶指定規則分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智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智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344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