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循環式手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29309.6 | 申請日: | 2019-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38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驚濤;陸建南;駱洪;陶麒;任建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1/02 | 分類號: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孫章虎 |
| 地址: | 213022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體內部 手術裝置 循環拉伸 自循環式 控制器 靜脈回流障礙 底部支撐板 病人上肢 垂直連接 底座頂部 底座連接 緩沖效果 局部肌肉 同時裝置 斜角支撐 運動幫助 裝置安裝 便捷性 定位架 固定帶 拉伸板 自循環 側邊 拉伸 底座 血液 貫穿 流通 運作 保證 | ||
1.一種自循環式手術裝置,包括循環拉伸裝置(1)、控制器(2)、導線(3)、底座(4)、控制機體(5)、活動拉伸板(6)、斜角支撐板(7)、固定帶(8)、側邊定位架(9)、底部支撐板(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環拉伸裝置(1)安裝在控制機體(5)內部,所述控制機體(5)底部與底座(4)頂部垂直連接,所述導線(3)一端貫穿底座(4)連接到控制機體(5)內部,另一端固定于控制器(2)內部,所述控制機體(5)頂端中部裝有活動拉伸板(6)且活動拉伸板(6)底部與循環拉伸裝置(1)頂部焊接,所述固定帶(8)兩端分別與活動拉伸板(6)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機體(5)頂部右端與底部支撐板(10)左端底部焊接,所述活動拉伸板(6)左端與斜角支撐板(7)底部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側邊定位架(9)之間相互平行且底端與底部支撐板(10)兩側固定連接;
所述循環拉伸裝置(1)由連接裝置(11)、循環裝置(12)、穩固裝置(13)、驅動裝置(14)、轉動裝置(15)、升降調節裝置(16)組成;
所述連接裝置(11)底部與循環裝置(12)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穩固裝置(13)之間相互平行且頂部與連接裝置(11)兩端底部垂直連接,所述驅動裝置(14)以循環裝置(12)的中心線進行對稱分布且中端頂部與循環裝置(12)底端側面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升降調節裝置(16)頂部兩端垂直固定于穩固裝置(13)兩端底部,所述轉動裝置(15)安裝在升降調節裝置(16)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式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11)由頂部固定塊(111)、右活動板(112)、右拉桿(113)、滑塊(114)、定位外螺紋傳動桿(115)、左活動板(116)、左拉桿(117)組成,所述頂部固定塊(111)內部與滑塊(114)后端滑動連接,所述定位外螺紋傳動桿(115)上半端貫穿頂部固定塊(111)連接到滑塊(114)后端內部,所述定位外螺紋傳動桿(115)側面與滑塊(114)內部活動連接,所述左拉桿(117)一端連接到滑塊(114)頂端左側,另一端固定于左活動板(116)底端,所述左活動板(116)右端與右活動板(112)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右拉桿(113)一端連接到滑塊(114)頂端右側,另一端固定于右活動板(112)底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式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裝置(12)由第一傳動輪(121)、傳動齒輪(122)、左交叉臂(123)、第二傳動輪(124)、緩沖桿(125)、第三傳動輪(126)、調節桿(127)、上凸塊(128)、右交叉臂(129)、第四傳動輪(1210)、第一導向輪(1211)、下凸塊(1212)、第二導向輪(1213)、傳動帶(1214)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式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齒輪(122)側面與第一傳動輪(121)前端側面相嚙合,所述第一傳動輪(121)通過傳動帶(1214)與第二傳動輪(124)、第三傳動輪(126)、第四傳動輪(1210)、第一導向輪(1211)、第二導向輪(1213)進行傳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輪(124)后端與左交叉臂(123)左端內部垂直連接,所述左交叉臂(123)底端與右交叉臂(129)底端交叉固定于第一傳動輪(121)后端,所述左交叉臂(123)頂端與右交叉臂(129)頂端交叉固定于第三傳動輪(126)后端,所述第三傳動輪(126)后端與滑塊(114)內部垂直連接且側面與定位外螺紋傳動桿(115)側面進行傳動連接,所述上凸塊(128)頂部與右交叉臂(129)上半端左側面垂直連接,所述第二導向輪(1213)后端與上凸塊(128)內部垂直連接,所述調節桿(127)底端貫穿右交叉臂(129)上半端連接到上凸塊(128)內部,所述下凸塊(1212)底部與右交叉臂(129)下半端左側面垂直連接,所述第一導向輪(1211)背部與下凸塊(1212)內部固定連接,所述緩沖桿(125)兩端固定分別固定于右交叉臂(129)中端與左交叉臂(123)中端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2930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