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線充電系統效率的無線充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24999.6 | 申請日: | 2019-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0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郝鵬;耿協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博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50/12;H02J50/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馬曉輝 |
| 地址: | 212003 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效率 無線充電系統 充電 距離位置 無線充電 系統默認 發射端 充電效率 公式計算 節能降耗 提升系統 線圈位置 有效功率 指標參數 接收端 小系統 記錄 溫升 評判 采集 檢測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無線充電系統效率的無線充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01:采集發射端和接收端的各種指標參數,步驟S02:通過公式計算出系統效率;步驟S03:如果計算得到的系統效率大于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則開始充電,如果計算得到的系統效率小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則進入下一步;S04:調整發射端接收端其中一端的線圈位置坐標,記錄下每個位置的系統效率,記錄下系統效率大于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的距離位置坐標,將所述線圈調到所述系統效率大于系統的默認初始最優值中效率最大的距離位置坐標,開始充電。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通過系統效率的檢測和評判,合理地控制充電的溫升,提升有效功率等級,顯著提升系統充電效率,同時實現節能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充電領域,涉及一種基于無線充電系統效率的無線充電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的無線充電協議中,一般是通過發射端(TX)與接收端(RX)進行功率協商進行無線充電。協議對整體效率并沒有強制規定。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無線充電TX和RX的相對充電距離和中心點相對位置,對該效率影響巨大。眾多場景下,上述相對距離相差幾毫米、幾厘米,可能會導致功率損失10%,甚至超過50%。損失的功率,最終體現為系統更大的熱量損耗,以及更慢的充電速度。無線充電的用戶場景中,發熱和充電慢是目前用戶最詬病的用戶體驗。
現有的無線充電使用過程中,用戶需要非常準確的選擇放置位置;否則無法充電,或者盡管在充電中,但是速度非常慢,時間累積后發熱明顯。未來對汽車進行底盤無線充電場景中,用戶停車位置的偏差很大;效率導致的能量損失和充電延時將非常明顯。
當前對于無線充電重點關注注接收的功率大小,并設置啟動門限;未充分考慮TX/RX整體在一起的系統效率,無線充電效率在最優和普通情況下,可以相差10%~50%,對應的電費經濟損失巨大;如果處理不當,將導致發熱嚴重引起安全隱患;或者由于熱的原因降低了充電功率/效率,導致充電時長成倍加長。
發明內容
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傳統的無線充電系統,通常通過對接收端的功率進行判斷和調節,從而實現充電的過程;缺乏對發送和接收系統效率的評估,從而容易引入發熱、充電時間長,對位不準等問題。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一種基于無線充電系統效率的無線充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01:采集發射端和接收端的電壓、電流、溫度、功率、磁場諧振頻率、磁場諧振場強、FOD、距離檢測的指標參數,
步驟S02:通過公式計算出系統效率,其中系統效率的計算公式為
系統效率=接收功率/發射功率1/[1+M1+M2]FT,其中M1為磁場系數和距離系數,M2為諧振頻點系數,F為FOD系數,T為溫度系系數;所述的M1、M2、F、T在出廠設備檢驗和校準時,形成對應參數表,預設在發射端存儲設備和接收端存儲設備中。
步驟S03:如果計算得到的系統效率大于或等于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則開始充電,如果計算得到的系統效率小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則進入下一步;
S04:調整發射端接收端其中一端的線圈距離,記錄下每個位置的系統效率,記錄下系統效率大于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的距離位置坐標,將所述線圈調到所述系統效率大于系統的默認初始最優值中效率最大的距離位置坐標,開始充電。
所述的距離為發射端線圈和接收端線圈的XYZ三維坐標。
所述的系統默認的初始最優值是在無線充電的系統設計和設備實測中,形成和記錄的一個初始最優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博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鎮江博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249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