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順流智能發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23900.0 | 申請日: | 2019-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12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承忠;楊金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烏市吉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11/00 | 分類號: | F03B11/00;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華市義***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端連接 控制器 輸入端 順流 智能發電系統 中央處理系統 數據處理系統 輸入端連接 反饋模塊 控制中心 輸出端 發電 發電技術領域 檢測系統 接收模塊 升降電機 雙向連接 水利 水壓 發電機 判定 監測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順流智能發電系統,包括中央處理系統,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與反饋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反饋模塊的輸入端與數據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連接,數據處理系統的輸入端與水利檢測系統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與控制中心實現雙向連接,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并且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接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本發明涉及水利發電技術領域。該順流智能發電系統,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升降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的輸入端連接,可實現對該順流發電前的水壓和水流進行監測,從而可判定該水流是否滿足發電時所需要的動力,為后續的發電工作的正常進行創造了良好條件,防患于未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發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順流智能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發電是指利用動力發電裝置將水能、石化燃料(煤、油、天然氣)的熱能、核能等等的原始能源轉換為電能的生產過程,用以供應國民經濟各部門與人民生活之需,現在發電依然使用化石燃料為主要的發電形式,但化石燃料的資源不多,日漸枯竭,人類已漸漸較多的開始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能源來發電,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科學家們以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條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機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達到最高的發電量,供人們使用廉價又無污染的電力,發電動力裝置按能源的種類分為火電動力裝置、水電動力裝置、核電動力裝置及其他能源發電動力裝置,火電動力裝置由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慣稱三大主機)及其輔助裝置組成,水電動力裝置由水輪發電機組、調速器、油壓裝置及其他輔助裝置組成,核電動力裝置由核反應堆、蒸氣發生器、汽輪發電機組及其他附屬設備組成,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科學家們以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條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機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達到最高的發電量,供人們使用廉價又無污染的電力。
現有的水利發電系統在水利發電前沒有對該水流的水壓和水流情況進行檢測,從而不能判定該水流情況是否滿足發電時所需要的動力因素,影響后續的正常發電工作,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順流智能發電系統,解決了在水利發電前不能根據該水流的水壓情況進行檢測從而影響后續發電工作正常進行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順流智能發電系統,包括中央處理系統,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與反饋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反饋模塊的輸入端與數據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數據處理系統的輸入端與水利檢測系統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與控制中心實現雙向連接,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并且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接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升降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發電機包括轉軸和旋轉葉片,所述發電機的輸出端與電能輸出器的輸入端連接,并且電能輸出器的輸出端與電網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與數據檢索提取模塊實現雙向連接,且數據檢索提取模塊與存儲單元實現雙向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與觸摸屏的輸出端連接,且觸摸屏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與系統安全維護模塊實現雙向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與顯示屏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與無線信號收發器實現雙向連接,且無線信號收發器與管理中心實現雙向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與報警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水利檢測系統包括水壓監測器和水流監測器。
優選的,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水利檢測系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烏市吉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義烏市吉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239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