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機構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20931.0 | 申請日: | 2019-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1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侯新宇;侯新鋒;仇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2 | 分類號: | G01R31/02;H01B13/00;H01B1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劉曉敏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擋線桿 斷線 線材 過線槽 束線器 線檢測 粘結點 產品合格率 觸發檢測 斷線位置 斷線信號 方便操作 工作效率 檢測開關 線材表面 固定座 漆包機 體積小 無接觸 干透 漆料 翹起 停機 轉座 緊湊 報警 穿過 檢測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機構及其方法,其包括固定座、轉座、擋線桿、檢測開關和束線器;在正常工作時,線材從擋線桿所形成的過線槽中穿過,與擋線桿無接觸;當出現斷線時,由于線材表面未干透的漆料具有一定粘性,相鄰的線材會出現粘拼在一起而形成粘結點,該粘結點在經過過線槽時會將擋線桿拉倒,隨之束線器翹起將線材束起,避免出現散亂現象,與此同時,觸發檢測開關發出斷線信號,由漆包機作出停機報警或其它相應動作,以方便操作人員快速得知斷線情況以及斷線位置,檢測精確性高、速度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合格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另外整體結構緊湊,體積小,易于實現,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斷線粘線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機構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在漆包線包括放線、清洗、烘干等工序,以保證線束表面達到涂漆所要求的潔凈程度,經過潔凈處理后的線束隨后進入涂漆工序,為使線束表面的漆層達到設定的厚度,需要對線束重復多次涂漆,即每次涂漆都使得線束表面的漆層厚度有所增加,且每次涂漆后都需要把線束表面的漆層烘干后再進行下一次涂漆。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涂漆工序及之前的清洗工序、烘干工序都有可能因意外或者故障導致線束斷裂。漆包線在生產過程中某根出現斷線而未能及時發現,會造成粘線以及斷了的線頭無規則快速甩動,甚至直接打斷正在高速運行的臨線,直接影響到相鄰線的正常生產,出現大量廢品,造成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能方便檢測出斷線、粘線的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機構。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實現步驟簡單,能方便檢測出斷線、粘線的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方法。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機構,其包括固定座、轉座、擋線桿、檢測開關和束線器,其中轉座可轉動設置固定座上,多條擋線桿間隔并排在所述轉座上,相鄰兩擋線桿之間形成讓線材穿過的過線槽;檢測開關位于轉座一側位置,能檢測擋線桿出是否被拉倒;束線器設置在轉座上,在擋線桿被拉倒時能隨轉座的轉動翹起將線材束起。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轉座的下部設有軸孔,該軸孔貫穿有轉軸,該轉軸的端部設置在固定座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轉座的上頂面設有與所述擋線桿相適配的插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束線器設置在轉座的上頂面或側壁上,且與所述擋線桿之間形成夾角。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夾角的角度為80~110度。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束線器為一板體,該板體的下部設有安裝孔,該板體上頂邊設有V形凹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座上設有在轉座向上轉動至預定位置時對所述束線器進行承托讓所述擋線桿保持豎立狀態的定位部件。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檢測開關為微動開關或接近開關。
一種斷線粘線檢測停機防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轉座可轉動設置固定座上;
(2)將多條擋線桿間隔并排在所述轉座上,并使相鄰兩擋線桿之間形成讓線材穿過的過線槽;
(3)在轉座上設置有用于檢測擋線桿是否被拉倒的檢測開關;
(4)在轉座上設置有在擋線桿被拉倒時能隨轉座的轉動翹起將線材束起束線器;
(5)線材從擋線桿所形成的過線槽中穿過,在無斷線粘線現象發生時,線材與擋線桿無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209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