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產養殖塘口虹吸排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13807.1 | 申請日: | 2019-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6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許惠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惠忠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肥市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產 養殖 虹吸 排污 裝置 | ||
水產養殖塘口虹吸排污裝置,它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它包含壩埂、排水管、下彎頭、立管、虹吸管、上彎頭排氣閥、排污管、過濾頭、污水層、養殖水層,所述壩埂底端設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穿過壩埂,排水管后端面設置有下彎頭,排水管、下彎頭均設置在污水層內,下彎頭上端面設置有立管,立管穿過污水層、養殖水層,立管上端面設置有虹吸管。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具備虹吸效果,使用價值高,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產量,降低養殖成本,節能環保,省工省時,在同行領域中性能優越且推廣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水產養殖塘口虹吸排污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
全世界淡水、海水養殖都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是因為:①全世界適于發展水產養殖的非洲、拉美等熱帶和亞熱帶等地區尚有大片條件優越的水域尚未開發利用,而這些水域的生產力可高于其他地區。②養殖種類的迅速傳播和交流,可促使養殖品種單一的地區提高產量。如適應性廣的非鯽和對蝦等已成為世界性的優良養殖品種,對提高產量作用很大。③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有關基礎理論如遺傳育種和遺傳工程等的研究和應用,將極大地提高產量和增加養殖種類。④人工繁殖和階段發育理論的應用可為養殖業穩定供應大量苗種。⑤對水生經濟動植物生理、生態學的深入研究可為養殖對象提供具全價營養的配合餌料和最適生長環境;連同高密度流水養魚、混養、綜合養魚等綜合性先進技術的運用,將為養殖業的大幅度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目前市場上用于水產養殖塘口的排污裝置往往結構復雜,不具備虹吸效果,使用價值不高,不能夠改善養殖環境,難以提高養殖產量,養殖成本巨大,不能節能環保,難以省工省時,在同行領域中性能較低且推廣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水產養殖塘口虹吸排污裝置,結構簡單,具備虹吸效果,使用價值高,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產量,降低養殖成本,節能環保,省工省時,在同行領域中性能優越且推廣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是:它包含壩埂1、排水管2、下彎頭3、立管4、虹吸管5、上彎頭排氣閥6、排污管7、過濾頭8、污水層9、養殖水層10,所述壩埂1底端設置有排水管2,排水管2穿過壩埂1,排水管2后端面設置有下彎頭3,排水管2、下彎頭3均設置在污水層9內,下彎頭3上端面設置有立管4,立管4穿過污水層9、養殖水層10,立管4上端面設置有虹吸管5,虹吸管5上設置有上彎頭排氣閥6,虹吸管5、上彎頭排氣閥6均設置在養殖水層10上方,上彎頭排氣閥6斜向下設置有排污管7,且排污管7依次穿過養殖水層10、污水層9,排污管7末端設置有過濾頭8,且過濾頭8設置在污水層9內。
所述壩埂1高度為2-3米。
所述排污管7與立管4所成角度為0-90°。
所述排污管7與立管4所成角度為45°。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壩埂1右側的養殖處起到隔離的作用,過濾頭8對污水層9內的污水進行過濾,并通過虹吸管5、上彎頭排氣閥6的配合,使得污水經過過濾頭8、排污管7、虹吸管5、立管4、下彎頭3、排水管2排到壩埂1左側,具備虹吸效果,使用價值高,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產量,降低養殖成本,節能環保,省工省時。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具備虹吸效果,使用價值高,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產量,降低養殖成本,節能環保,省工省時,在同行領域中性能優越且推廣性強。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惠忠,未經許惠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138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