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調度方法、裝置及基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11408.1 | 申請日: | 2019-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7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賈民麗;張龍;曹麗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H04W72/10;H04W72/08;H04W72/04;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黃燦;曹娜 |
| 地址: | 10005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調度 方法 裝置 基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調度方法、裝置及基站。其中該方法包括:獲取大氣波導干擾信息;當根據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判斷所述第一基站對第二基站產生干擾時,則限制下行子幀的N個傳輸單元的下行數據調度;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數。采用該數據調度方法,當大氣干擾發生時,通過限制下行子幀進行下行數據調度的方式,能夠達到避免或降低對遠端基站干擾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數據調度方法、裝置及基站。
背景技術
大氣波導是一種由于對流層中存在逆溫或水汽隨高度急劇變小的層次,在該層中電波形成超折射傳播,大部分電波輻射被限制在這一層(波導層)內傳播的現象。大氣波導發生時,遠端基站的下行信號經數十或數百公里的超遠距離傳輸后仍具有較高強度,信號傳播時延超過保護時隙(Guard Period,GP)長度,落入近端基站上行接收窗內,造成嚴重的上行干擾,稱為大氣波導干擾。
在分時長期演進(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系統中,主要引起大氣干擾的原因是寬帶小區參考信號(Cell Reference Signal,CRS)的發送,但CRS無法禁止發送,只能全時段全帶寬發,因此無法直接消除干擾。另外,5G部署于2.6GHz或3.5GHz的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頻譜,同樣面臨大氣波導干擾問題。
針對大氣波導干擾,目前的主要優化手段是對施擾基站的下行信號發送符號進行限制,通過增大GP以降低干擾。如將特殊子幀配置由9:3:2調整為3:9:2,保護間隔可以由63km提升到192km。然而,采用該解決方式,特殊子幀配比由9:3:2調整為3:9:2,用于下行數據傳輸的子幀減少,存在影響下行速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現網存在超遠干擾,測試發現部分場景信號經過340km傳播后仍有較高強度,超過回退3:9:2后的保護間隔,即此方案對超遠干擾無效。
另外,對于5G系統,如果采用上述類似方案,則需要設計具有較大GP的特殊子幀,而目前5G參考信號的設計會使大氣干擾沒有TD-LTE嚴重,如果固定這種大GP的幀結構,會浪費了可用頻譜資源,而且不夠靈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調度方法、裝置及基站,用于解決現有技術數據傳輸存在大氣波導干擾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調度方法,應用于第一基站,其中,包括:
獲取大氣波導干擾信息;
當根據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判斷所述第一基站對第二基站產生干擾時,則限制下行子幀的N個傳輸單元的下行數據調度;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數。
可選地,所述的數據調度方法,其中,所述獲取大氣波導干擾信息的步驟包括:
根據基站間接口獲取的至少一第二基站的傳輸信息,獲得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或者,
根據所述第一基站自身的測量信息,獲得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
可選地,所述的數據調度方法,其中,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
用于指示是否對第二基站造成干擾的指示信息、受擾的第二基站的地址信息、受擾的第二基站的距離信息、受擾的第二基站的干擾強度信息和受擾的第二基站的優先級信息。
可選地,所述的數據調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所述大氣波導干擾信息,確定N的數值。
可選地,所述的數據調度方法,其中,所述N個傳輸單元為N個傳輸符號或者為N個傳輸時隙slot。
可選地,所述的數據調度方法,其中,所述N個傳輸單元為靠近上行導頻時隙UpPTS的下行傳輸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114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