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融合微網濾補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006768.2 | 申請日: | 2019-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24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高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谷峰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1 | 分類號: | H02J3/01;H02J3/18;H02J3/26;G01R19/00;G01R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li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電容器 總控制器 靜止無功發(fā)生器 電力電容器 微控制器 低壓配電系統(tǒng) 三相四線制 輸出端連接 熱繼電器 接觸器 熔斷器 輸出端 輸入端 微網 電能質量治理 輸入端連接 單元連接 融合 檢測 管理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融合微網濾補裝置,包括檢測單元、總控制器、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若干個智能電容器,總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檢測單元連接三相四線制低壓配電系統(tǒng),總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所有的智能電容器的輸入端,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所有的智能電容器的輸出端連接三相四線制低壓配電系統(tǒng),智能電容器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微控制器和電力電容器,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和電力電容器依次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總控制器的輸出端,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電力電容器。本裝置通過各模塊之間的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實現對電能質量治理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力控制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的新型融合微網濾補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力系統(tǒng)的諧波及電網中的無功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電網的電壓波形發(fā)生畸變,增加了配電網線路的功率和用電裝置設備的損耗,同時也降低了供電系統(tǒng)的電能質量,同時諧波也會造成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事故。因此,近年來供電部門及用戶都高度重視。供電部門在對負荷的管理工作中,加強了諧波發(fā)生源的管理和檢測的工作。隨著規(guī)劃中提出了節(jié)能減排這一重大舉措,諧波及無功補償問題更被重視。
目前對于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提出了多種不同的方案,其中有源無源混合補償是目前的一種主要技術路線:在SVG+TSC的補償方案中,由于兩者是采用并聯(lián)方式接入電網,當SVG出現故障時,晶閘管投切電容依然可以正常進行無功補償,當TSC出現故障時,SVG同樣可以正常運行,但是由于兩者是采用兩種控制器,當電容出現過補時,由于SVG是動態(tài)響應,實時跟蹤補償,SVG會補償電容的過補值,同時隨著電網的不斷變化,SVG會出現長時間的反補情況,這樣會對SVG自身造成損壞,縮短了SVG的使用壽命。
另外,在SVG+智能電容器的補償方案中,在其補償過程中,由于SVG+智能電容器兩者是單獨運行的,兩者在投入補償時無有效的先后補償順序,會導致兩者在補償與反補過程中不斷切換,當智能電容器出現過補時,SVG會迅速跟蹤反補智能電容器的過補值重新達到系統(tǒng)滿足條件,而由于系統(tǒng)是在隨時變化的,隨著智能電容器多次的投入與切除,會嚴重影響智能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同樣SVG在多次反補智能電容器的過補情況中,也會對SVG造成損壞,縮短了SVG的使用壽命,同時,滿載運行的SVG會使得補償柜溫度上升,加快了線路老化,提高了危險性,增加了維護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融合微網濾補裝置,該裝置能夠在同一電力系統(tǒng)下實現有源濾波補償模塊和無源智能電容器相互存在,兩者共同工作,能夠有效補償無功功率,同時對諧波進行治理,提高電能質量,降低損耗,是配電網中不可缺少的節(jié)能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融合微網濾補裝置,包括檢測單元、總控制器、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若干個智能電容器,總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檢測單元連接三相四線制低壓配電系統(tǒng),總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所有的智能電容器的輸入端,靜止無功發(fā)生器和所有的智能電容器的輸出端連接三相四線制低壓配電系統(tǒng),智能電容器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微控制器和電力電容器,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和電力電容器依次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總控制器的輸出端,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電力電容器,智能電容器以微處理器為控制中心,按電流過零點進行投切控制,通過精確的相位角控制方式,實現過零投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 所述智能電容器的數量為2個及以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 所述智能電容器的數量為2-50個。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 所述總控制器包括驅動板和液晶顯示屏,驅動板中設有中央控制器、CAN通訊模塊、RS485通訊模塊,中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檢測單元,中央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CAN通訊模塊和RS485通訊模塊的輸入端,CAN通訊模塊的輸出端連接靜止無功發(fā)生器的輸入端,RS485通訊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有的智能電容器的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谷峰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谷峰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067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