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及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01948.1 | 申請日: | 2019-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3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軍;江少坤;蔡健;王福鑫;左志亮;楊春;李崇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黃磊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套筒 細長圓柱 加固裝置 加固帶 伸縮桿 耳環 外伸 千斤頂 固定的裝置 非永久性 噴砂處理 雙向支撐 套筒連接 重型器械 原結構 抵接 屈曲 套接 柱體 拆卸 損傷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及安裝方法,所述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包括頂部套筒、中部套筒、底部套筒和加固帶,頂部套筒、中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套接于細長圓柱的頂部、中部和底部,頂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設有外伸耳環,中部套筒設有伸縮桿,加固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頂部套筒和底部套筒上的外伸耳環,伸縮桿一端與中部套筒連接,另一端抵接于加固帶。本發明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為非永久性固定的裝置,隨時可以安裝與拆卸,且僅對圓柱部分表面進行噴砂處理,對原結構的損傷可以忽略不計。不需要千斤頂等重型器械協助,且效果顯著,能夠提供雙向支撐,不僅在平面內對柱體進行有效加固,而且能夠防止平面外屈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結構加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程實踐中,細長柱的受壓失穩是一個普遍的難題。相比短柱,受壓狀態下的細長柱在完全發揮截面的材料極限承載力之前,往往由于存在初始偏心距導致產生附加彎矩和側向撓度,而隨著荷載的增加,兩者將不斷增大;最終使得長柱在軸力和彎矩的共同作用下提前破壞。而且試驗表明,長細比越大,承載能力降低越多。
失穩破壞的存在,使得受壓的細長構件不能完全發揮材料的性能,一方面既降低了結構的安全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建造與維護成本,例如輸電塔、電線桿、廣告桿等。因此,亟需經濟實用的結構加固與修復技術。
以輸電塔為例,常用的加固方法可分為加大截面法與改變傳力路徑法。前者包括并聯構件法、現場焊接法。并聯構件需要在原結構上開孔,施工難度大,且沖孔可能對結構造成損傷,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現場焊接法存在高空焊接施工的缺點,還會使原主材產生殘余應力。改變傳力路徑法,主要通過增設支撐(橫向隔板、斜撐、貼身拉線等)來改變原結構的計算圖形,從而實現加固的效果。此法一般操作簡便,而且對原結構的損傷較小。
碳纖維增強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以下簡稱CFRP)具有強度高、質量輕、耐腐蝕、熱性能好等優點,因此經常用于改變傳力路徑的加固方法中。傳統的方法是粘結CFRP板,然而,該方法存在由于粘結劑老化、加固板與構件表面脫離等因素而造成CFRP無法充分發揮材料強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以實現通過簡便的裝置達到良好加固效果的目的。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細長圓柱加固裝置的安裝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細長圓柱的加固裝置,包括頂部套筒、中部套筒、底部套筒和加固帶,頂部套筒、中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套接于細長圓柱的頂部、中部和底部,頂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設有外伸耳環,中部套筒設有伸縮桿,加固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頂部套筒和底部套筒上的外伸耳環,伸縮桿一端與中部套筒連接,另一端抵接于加固帶。
進一步,所述頂部套筒、中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包括兩個半圓形鋼套,半圓形鋼套的兩側分別設有固定板,兩個半圓形鋼套上的固定板固定至一起,各個套筒均采用兩個半圓形鋼套拼合成,使得各個套筒安裝至細長圓柱更加方便。
進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固定孔,兩個半圓形鋼套上的固定板通過螺栓螺母固定至一起,方便各個套筒與細長圓柱之間的安裝與拆卸。
進一步,所述頂部套筒和底部套筒分別具有四個外伸耳環,沿同一直徑上的兩個外伸耳環為一組,兩組外伸耳環相互垂直。
進一步,每組外伸耳環與固定板之間的夾角為35-45°。
進一步,所述中部套筒具有四根伸縮桿,沿同一直徑上的兩根伸縮桿為一組,兩組伸縮桿相互垂直。
進一步,每組伸縮桿與相鄰固定板之間的夾角為35-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019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