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97979.5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32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羅之虎;李軍;金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張卿;毛威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信道 質量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配置下行載波集合;該網絡設備在第一信息中攜帶第一參數,該第一參數包括承載該第一信息的下行信道的重復次數;該終端設備向該網絡設備發送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該第二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的信息,該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該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與該第一參數相關,或者,該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該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與第二參數相關,該第二參數包括第二下行載波上用于隨機接入的公共搜索空間的最大重復次數,該下行載波集合包括該第二下行載波。本申請實施例的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有助于終端設備節省功耗以及降低系統資源的消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機器類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又稱為機器間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或者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將是未來通信領域的一項重要應用。未來的物聯網通信的主要可能涵蓋智能抄表、醫療檢測監控、物流檢測、工業檢測監控、汽車聯網、智能社區以及可穿戴設備通信等等。圍繞MTC通信構造的物聯網產業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是未來網絡的發展方向。預計到2022年,MTC設備的連接數量將達到500億。
目前,在IoT系統中,網絡設備在窄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ban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NPDCCH)和窄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NPDSCH)調度時,不能確切了解終端設備的下行覆蓋情況,這樣對終端設備的功耗以及系統資源的消耗來說有較大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使得終端設備節省功耗以及降低系統資源的消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該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載波集合;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信息,該第一信息用于調度隨機接入過程消息二Msg2,該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參數,該第一參數包括承載該第一信息的下行信道的重復次數;該終端設備向該網絡設備發送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該第二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的信息,該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該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與該第一參數相關,或者,該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該第一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與第二參數相關,該第二參數包括第二下行載波上用于隨機接入的公共搜索空間的最大重復次數,該下行載波集合包括該第二下行載波。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配置信息承載于系統消息中,該系統消息可以為SIB22-NB或者其它系統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一下行載波包括該下行載波集合中一個或者多個下行載波。
本申請實施例中,用于隨機接入的公共搜索空間的最大重復次數指的是用于調度隨機接入響應(random?access?response,RAR),Msg3重傳或者Msg4的NPDCCH的公共搜索空間的最大重復次數,其中,RAR可以是承載在Msg2上的。
本申請實施例的測量信道質量的方法,通過終端設備上報一個或者多個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網絡設備可以基于該下行載波的信道質量優化這個載波上的資源分配,有助于提高下行資源效率,從而有助于終端設備節省功耗以及降低系統資源的消耗。
并且,終端設備上報的信道質量與第一參數或者第二參數相關,終端設備上報信道質量的方式更加靈活,可以兼容不同能力的終端設備,同時有助于節省終端設備上報信道質量的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一下行載波包括承載該Msg2的下行載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979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