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極合劑、電極合劑的制造方法、電極結構體、電極結構體的制造方法以及二次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880092521.0 | 申請日: | 2018-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5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五十嵐民人;青木健太;小林正太;佐藤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吳羽 |
| 主分類號: | H01M4/131 | 分類號: | H01M4/131;H01M4/1391;H01M4/525;H01M4/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合劑 制造 方法 結構 以及 二次 電池 | ||
1.一種電極合劑,其特征在于,含有設于集電體上的電極活性物質和用于將該電極活性物質粘結于該集電體的粘合劑組合物,
所述粘合劑組合物含有偏氟乙烯與下述式(1)所示的單體的共聚物,
[化學式1]
式中,R1、R2以及R3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氯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數1~6的烷基或碳原子1~6的氟取代烷基,
所述電極活性物質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鋰金屬氧化物,
Li1+xMO2···(2)
X為滿足-0.15X≤0.15的數,M為Ni或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在M為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的情況下,包含55mol%以上的Ni,利用水對所述鋰金屬氧化物進行了萃取時的該水的pH大于1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合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劑組合物中的氯量為1000ppm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極合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物中的源自所述式(1)所示的單體的構成單元為0.40mol%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極合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劑組合物包含與所述共聚物不同的偏氟乙烯系聚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極合劑,其中,包含溶劑。
6.一種電極合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偏氟乙烯與下述式(1)所示的單體的共聚物和電極活性物質進行混煉的工序,
[化學式2]
式中,R1、R2以及R3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氯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數1~6的烷基或碳原子1~6的氟取代烷基,
所述電極活性物質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鋰金屬氧化物,
Li1+xMO2···(2)
X為滿足-0.15X≤0.15的數,M為Ni或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在M為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的情況下,包含55mol%以上的Ni,
所述鋰金屬氧化物為利用水進行了萃取時的該水的pH大于11.3的物質。
7.一種電極結構體,其具備集電體和設于該集電體上的電極合劑層,
所述電極合劑層是使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極合劑形成的層。
8.一種電極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具備集電體和設于該集電體上的電極合劑層,
所述電極合劑層是包含粘合劑組合物和電極活性物質的層,
所述粘合劑組合物含有偏氟乙烯與下述式(1)所示的單體的共聚物,
[化學式3]
式中,R1、R2以及R3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氯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數1~6的烷基或碳原子1~6的氟取代烷基,
所述電極活性物質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鋰金屬氧化物,
Li1+xMO2···(2)
X為滿足-0.15X≤0.15的數,M為Ni或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在M為包含Ni的兩種以上的元素組的情況下,包含55mol%以上的Ni,
利用水對所述電極合劑層進行了萃取時的該水的pH大于11.3。
9.一種電極結構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極合劑涂布于集電體表面并使其干燥,由此在該集電體表面上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對所述涂膜實施熱處理的工序。
10.一種二次電池,其特征在于,具備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極結構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吳羽,未經株式會社吳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925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合式車輛選擇和路線優化
- 下一篇:半導體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