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聲波診斷裝置及超聲波診斷裝置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80088230.4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0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松本剛;井上知己;江畑徹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B8/14 | 分類號: | A61B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香花;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 診斷 裝置 控制 方法 | ||
超聲波診斷裝置(1)具備:超聲波探頭(15);圖像獲取部(8),其從超聲波探頭(15)朝向受檢體進行超聲波束的發送而獲取超聲波圖像;部位識別部(9),其對通過圖像獲取部獲取的超聲波圖像進行圖像分析而識別受檢體的成像部位;周邊部位存儲器(11),其存儲有效檢測目標部位的至少一個周邊部位;以及操作引導部(10),其在檢測目標部位時,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15)對存儲在周邊部位存儲器(11)中的至少一個周邊部位進行檢測,并基于部位識別部(9)得到的識別結果,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15)對目標部位進行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聲波診斷裝置及超聲波診斷裝置的控制方法,特別是涉及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的超聲波診斷裝置及超聲波診斷裝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獲得受檢體內部圖像的裝置,已知有超聲波診斷裝置。一般來說,超聲波診斷裝置具備超聲波探頭,該超聲波探頭具備其中排列有多個元件的振子陣列。在使該超聲波探頭與受檢體的體表接觸的狀態下,從振子陣列朝向受檢體內發送超聲波束,在振子陣列中接收來自受檢體的超聲波回波而獲取元件數據。進而,超聲波診斷裝置對獲得的元件數據進行電處理,生成相對于受檢體的相應部位的超聲波圖像。
通過使用這種超聲波診斷裝置,用戶能夠觀察受檢體內的部位。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通常通過目視超聲波圖像來判斷作為觀察目標的部位是否包含在超聲波圖像中,但這樣的判斷需要熟練度。因此,關于超聲波診斷裝置,為了容易地對目標部位進行檢測,提出了各種方案。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醫用圖像處理裝置中,通過輸入預先獲取的多個超聲波圖像,并對該多個超聲波圖像中的每一個實施圖像分析,自動檢測目標部位。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7143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可是,在受檢體內,例如像膽總管和血管那樣,存在具有彼此相似的結構的部位。這樣,為了使用超聲波診斷裝置觀察具有與血管等其他部位的結構相似的結構的膽總管等部位,一般已知有規定了超聲波探頭的操作程序的工作流程。然而,由于設為目標的部位具有與其他部位的結構相似的結構,所以存在即使是熟練的用戶也難以通過目視根據這樣的工作流程獲得的超聲波圖像來特定設為目標的部位這樣的問題。
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技術中,由于通過對大量獲取的各個超聲波圖像進行圖像分析來檢測設為目標的部位,因此,盡管能夠檢測到具有與其他部位的結構相似的結構的部位,但檢測設為目標的部位所需的計算負荷較大,為了快速檢測設為目標的部位,需要具有高計算能力的裝置。這樣的裝置通常多是大型裝置。因此,專利文獻1的醫用圖像處理裝置在例如要求用戶采取迅速行動的緊急搶救現場等環境下,可能會妨礙用戶采取迅速行動而并不合適。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種現有問題點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容易且迅速地檢測設為目標的部位的超聲波診斷裝置及超聲波診斷裝置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超聲波診斷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超聲波探頭;圖像獲取部,其從超聲波探頭朝向受檢體進行超聲波束的發送而獲取超聲波圖像;部位識別部,其對通過圖像獲取部獲取的超聲波圖像進行圖像分析而識別受檢體的成像部位;周邊部位存儲器,其存儲有效檢測目標部位的至少一個周邊部位;以及操作引導部,其在檢測目標部位時,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對存儲在周邊部位存儲器中的至少一個周邊部位進行檢測,并基于部位識別部得到的識別結果,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對目標部位進行檢測。
周邊部位存儲器可存儲有效檢測目標部位的多個周邊部位及針對多個周邊部位規定的檢測順序,操作引導部可引導用戶操作超聲波探頭根據規定的檢測順序依次檢測多個周邊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882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然氣凝液回收的過程集成
- 下一篇:用于眼科植入物的抗微生物聚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