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的線控制動的制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86985.0 | 申請日: | 201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7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馬西莫·迪·斯特凡諾;薩穆埃萊·馬佐萊尼;本亞明·謝夫奇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姆寶公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8/88 | 分類號: | B60T8/88;B60T8/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暉;曹桓 |
| 地址: | 意大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控制 制動 系統 | ||
一種用于車輛的制動系統(4),制動系統包括用于安裝在車輛的相同的軸上或車輛的不同的軸上的第一制動組(8)和第二制動組(8),第一制動組(8)包括第一制動裝置(16)和借助于第一液壓致動管道(24)操作性地連接至第一制動裝置(16)的第一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20),第二制動組(12)包括第二制動裝置(28)和借助于第二液壓致動管道(36)操作性地連接至第二制動裝置(28)的第二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32),在第一液壓致動管道(24)和第二液壓致動管道(36)之間的互連分支件(52),互連分支件(52)設置有控制閥(56),用于制動組(8、12)的至少一個控制單元(60),控制單元(60)操作性地連接至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20、32)以及控制閥(56),控制單元(60)被編程為將控制閥(56)致動成:在在制動組(8、12)中進行標準操作或沒有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將第一液壓致動管道(24)與第二液壓致動管道(36)彼此斷開連接,在制動組(8、12)中發生電氣故障的情況下,將第一液壓致動管道(24)與第二液壓致動管道(36)彼此流體地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線控制動式車輛的制動系統。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用于車輛的線控制動的制動系統的領域,其中,車輛包括機動車輛和摩托車兩者。
在已知的線控制動系統中,制動裝置不是由駕駛員的直接動作來致動,而是通過使用者的關于制動動作的請求來致動,通常通過啟動桿或踏板來實現的制動動作轉化為對作用于制動裝置上的機電裝置或電動液壓裝置的致動,機電裝置或電動液壓裝置比如是用于盤式制動器的卡鉗。
自動駕駛式制動系統也是已知的,其中,車輛的轉向系統決定了制動的時間和程度,并且該轉向系統相應地對連接至制動裝置的機電裝置或電動液壓裝置進行致動。
出于明顯的安全原因,在制動系統的至少一個制動裝置或其致動器發生電氣故障的情況下,就備份策略而言,制動系統必須設置成被致動。
為了這個目的,在示例中已知的線控系統在發生電氣故障的情況下,制動動作通過傳統的裝置機械地施加,即通過對由使用者操作的桿或踏板進行液壓地連接以通過所述制動裝置直接地請求制動動作。
然而,這種系統的缺點是需要使用者的物理的介入,該使用者必須通過他/她自己的機械動作補償電氣故障,從而以傳統的方式在桿或踏板上施加直接的動作。
該類型的操作邏輯不允許使用全自動的系統,例如車輛穩定性控制的情況,其中控制單元可能需要啟動一個或更多個制動裝置以更正駕駛員的錯誤操作,或者避免出現車輛的動態不穩定性。在這些情況下,如果發生電氣故障,系統將受限于使用者為了制動而施加的手動動作。
此外,當由于致動器或角部(corner)的控制邏輯在電氣或機械方面發生故障而導致系統不能被制動時,已知的解決方案不允許在4個輪子的情況下仍然進行制動。
發明內容
因此,越來越需要解決參考已知技術所提到的缺點和限制。
這種需求通過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用于車輛的制動系統來滿足。
特別地,這種需求通過用于車輛的制動系統來滿足,該系統包括:
-用于安裝在車輛的相同的軸上或車輛的不同的軸上的第一制動組和第二制動組,
-第一制動組包括第一制動裝置和第一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第一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借助于第一液壓致動管道操作性地連接至第一制動裝置,
-第二制動組包括第二制動裝置和第二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第二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借助于第二致動管道操作性地連接至第二制動裝置,
互連分支件,該互連分支件設置在第一液壓致動管道與第二液壓致動管道之間,該互連分支件設置有控制閥,
-用于制動組的至少一個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操作性地連接至電動液壓致動器裝置以及控制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姆寶公開有限公司,未經樂姆寶公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869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