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84265.0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76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裵長雄;樸時東;任志淳;許銀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SDI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50/509 | 分類號: | H01M50/509;H01M50/507;H01M50/503;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尹淑梅;王兆賡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組 | ||
1.一種電池組,所述電池組包括:
多個并聯模塊;
匯流條,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彼此不相鄰的并聯模塊的不同極性通過匯流條彼此串聯連接;以及
具有不同極性的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二輸出端子,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二輸出端子均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從電池組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一者向外延伸,
其中,并聯模塊包括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的第一并聯模塊、第二并聯模塊、……、第n-2并聯模塊、第n-1并聯模塊、第n并聯模塊、第n+1并聯模塊、第n+2并聯模塊、……、第m-1并聯模塊和第m并聯模塊,并且
第m并聯模塊和第m-1并聯模塊的不同極性通過在對角線方向上延伸的交叉連接構件彼此串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匯流條將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彼此交替地間隔開以彼此不相鄰的并聯模塊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匯流條包括:多個匯流條,均將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彼此交替地間隔開的一對并聯模塊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并聯模塊包括:電池單體,電池單體的相同極性的電極彼此并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包括在每個并聯模塊中的電池單體的相同極性的電極通過匯流條彼此并聯連接,并且不同并聯模塊的不同極性的電極通過匯流條彼此串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匯流條將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的前并聯模塊和后并聯模塊連接,
其中,匯流條包括:
一組前分支部,分別與前并聯模塊的電池單體形成接觸;
一組后分支部,分別與后并聯模塊的電池單體形成接觸;以及
連接部分,在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上單向延伸,同時將所述一組前分支部分別連接到所述一組后分支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匯流條包括:
前匯流條,將第n-2并聯模塊和第n并聯模塊彼此連接;以及
后匯流條,將第n-1并聯模塊和第n+1并聯模塊彼此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前匯流條和后匯流條具有用于彼此接合的梳狀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前匯流條包括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分以及從連接部分突出以與第n-2并聯模塊和第n并聯模塊形成接觸的多對分支部,
后匯流條包括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分以及從連接部分突出以與第n-1并聯模塊和第n+1并聯模塊形成接觸的多對分支部,并且
前匯流條的所述多對分支部和后匯流條的所述多對分支部具有用于彼此接合的梳狀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并聯模塊具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不同極性,并且
通過匯流條連接的交替布置的并聯模塊以左右反向的圖案布置,使得交替布置的并聯模塊的相反的極性彼此面對。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并聯模塊以左右反向的圖案按下述方式布置在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上: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彼此相鄰的每對并聯模塊相對于相鄰對的并聯模塊左右反向。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沿并聯模塊的布置方向的一對兩個并聯模塊沒有左右反向布置,并且
所述一對兩個并聯模塊和與所述一對兩個并聯模塊相鄰的另一對兩個并聯模塊相對于彼此左右反向。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二輸出端子從第一并聯模塊和第二并聯模塊向外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SDI株式會社,未經三星SDI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842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元件、導光元件及圖像顯示裝置
- 下一篇:馬達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