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能量收集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880077246.5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6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西德尼·塞繆爾·埃斯特賴歇;伽柏·斯坦;喬治·約瑟夫·舍克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紐約編織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3/00 | 分類號: | D03D13/00;D03D15/00;A41D31/04;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誠五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曉青;楊玉榮 |
| 地址: | 美國紐約1002***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能量 收集 管理 機織 織物 | ||
本發明提供了用于能量收集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MEWF),包括以重復圖案相互編織的預定數量紗線的組合。所述紗線包括:第一紗線,用于通過相變來吸收、存儲和釋放熱能;第二紗線,用于將來自穿著者的皮膚、第一紗線和第三紗線的熱能轉變成遠紅外輻射能量,并將該遠紅外輻射能量輻射至其它紗線和穿著者的皮膚;第三紗線,用于從穿著者的皮膚和/或周圍環境吸收水分,并通過放熱過程而產生熱能;以及第四紗線,該第四紗線有疏水性。MEWF通過熱能產生、熱能收集以及熱能在MEWF內以及在MEWF和穿著者的皮膚之間的輻射的組合而保持在穿著者的皮膚上的均勻溫度。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標題為“用于能量收集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申請號為16/202/085、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申請日為2018年11月28日的非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非臨時專利申請要求標題為“用于能量收集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申請號為62/591753、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申請日為2017年11月28日的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上述引用專利申請的說明書整個被本文參引。
背景技術
本文公開的制品通常涉及機織織物。更特別是,本文公開的制品涉及通過編織構成的多效機織織物,該機織織物包括預定數量的紗線,該紗線給予能量收集、產生熱量和熱管理的特性。
通常在寒冷天氣中穿著的常規衣服產生在衣服的穿著者和周圍環境之間的被動、寒冷、隔熱的屏障。盡管被動、寒冷、隔熱的屏障減少了穿著者的身體熱量散發至周圍環境中,但是常規衣服并未有效地減少這種向環境的熱量損失,這可能導致穿著者的皮膚溫度下降至可能使得穿著者感到不舒服的水平。而且,通常在寒冷天氣中穿著的常規衣服龐大、笨重、麻煩和不舒適,并限制了穿著者的運動和身體活動。
因此,長期以來,人們需要一種重量輕和體積較小的能量收集、產生熱量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該多效機織織物具有主動隔熱性能,它通過組合在多效機織織物內以及在多效機織織物和穿著者的皮膚之間的產生熱量、熱能收集和熱輻射而保持在穿著者皮膚上的均勻溫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在本發明的詳細說明中進一步公開。本發明并不是為了確定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
本發明公開的織物滿足了上述對于具有主動隔熱性能的重量輕、體積小、能量收集、產生熱量和熱管理的多效機織織物(本文中稱為“多效機織織物”)的要求,它通過組合在多效機織織物中以及在多效機織織物和穿著者的皮膚之間的產生熱量、熱能收集和熱輻射而保持在穿著者皮膚上的均勻溫度。多效機織織物從穿著者與由該多效機織織物制成的衣服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圍環境中收集能量,并將收集的能量轉變成熱量,該熱量能夠存儲和分布在由多效機織織物制成的衣服中,而不需要附加裝置,例如沒有熱盒、可微波加熱的凝膠、電池、充電器等。
本發明公開的多效機織織物包括以重復圖案相互編織的預定數量紗線的組合。該紗線包括第一紗線、第二紗線、第三紗線和第四紗線。第一紗線通過相變來吸收、存儲和釋放熱能。第二紗線將來自穿著者的皮膚的熱能、從第一紗線釋放的熱能以及由多效機織織物的第三紗線產生的熱能轉變成遠紅外輻射能量,并將該遠紅外輻射能量輻射至其它紗線和穿著者的皮膚。第三紗線從穿著者的一處或多處皮膚和周圍環境中的來吸收水分,并通過在水分和第三紗線之間的放熱過程來產生熱能。第四紗線有疏水性結構,用于當第四紗線與第三紗線接觸時從第三紗線除去水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紗線通過傳導而從穿著者的皮膚、由第一紗線釋放的熱能以及由多效機織織物的第三紗線產生的熱能來收集熱能。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紗線通過輻射而從穿著者的皮膚、由第一紗線釋放的熱能以及由從多效機織織物的第三紗線產生的熱能來收集熱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紐約編織品有限公司,未經紐約編織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772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