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制備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80064006.1 | 申請日: | 2018-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3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陳忠偉;毛志宇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CWZE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15 | 分類號: | C01B32/15;C01G21/00;C01B32/182;C01B32/184;H01M4/22;H01M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劉晶晶;劉繼富 |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制備 石墨 復合 顆粒 方法 | ||
本文提供了一種制備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水溶液中形成鉛顆粒、石墨烯顆粒和纖維素的分散體,噴霧干燥該分散體以使鉛顆粒、石墨烯顆粒和纖維素聚集,從而形成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加熱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以使纖維素碳化以形成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方法,該顆粒特別適合用作鉛酸蓄電池中的負極活性材料。
背景技術(shù)
鉛酸蓄電池由于其低自放電、免維護操作和低成本、成熟的生產(chǎn)技術(shù),100多年來對于能源儲存而言一直是重要的。由于汽車、摩托車、備用電源和智能電網(wǎng)行業(yè)的顯著增長,預計未來幾十年鉛酸蓄電池將繼續(xù)主導市場。
然而,眾所周知,硫酸鹽化阻礙了傳統(tǒng)鉛酸蓄電池的持續(xù)性能。硫酸鹽化是在正常放電和自放電過程中,硫酸鉛在鉛酸蓄電池的正極和負極極片上的積聚。硫酸鉛晶體在放電過程中附著在極片上,并在充電過程中再次溶解。盡管兩個極片都發(fā)生硫酸鹽化,但正極極片支持高充電速率,而負極極片則不支持。
因此,正在開發(fā)新的鉛酸體系以通過向負極極片中添加碳來解決該問題。這將電池變成準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并改善了充電和放電性能。將碳添加到負極極片的鉛酸蓄電池通常稱為鉛碳電池。
已經(jīng)進行了許多嘗試來改善所謂的鉛碳電池的性能,其中一些在以下專利中進行了討論:
CN專利第102244300B號公開了使用直接添加的石墨烯作為添加劑來改善充放電性能。
CN專利申請第102881866A號公開了一種包含鉛和石墨烯復合材料的鉛-碳電池負極極片,以改善鉛粉和石墨烯材料的混合均勻性。
CN專利第102201575B號公開了一種用于改善鉛酸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的硫酸鉛-石墨烯復合電極材料。
美國專利申請第US20140329142A1號公開了一種受電器,其用應用于鉛碳的帶孔包遮蔽。
如上所述,一些鉛碳電池制造商已經(jīng)采取了向負極極片上添加少量石墨烯的步驟。但是,難以獲得鉛粉和石墨烯材料的均勻混合物,這會限制混合物的有效性。需要一種制造在鉛碳電池中的負極活性材料的改進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種制備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鉛顆粒、石墨烯和纖維素材料分散在水溶液中;
2)噴霧干燥分散體以使鉛顆粒、石墨烯顆粒和纖維素聚集,從而形成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和
3)將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碳化以形成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
附圖說明
圖1描繪了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2描繪了根據(jù)本文方法制備的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電子顯微照片。
圖3描繪了顯示所制備的作為鉛酸蓄電池活性材料的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倍率性能(rate capability)的圖。
圖4描繪了顯示在1C的放電率下所制備的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循環(huán)壽命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文提供一種制備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鉛顆粒、石墨烯顆粒和纖維素分散在水溶液中;
2)噴霧干燥分散體,導致鉛顆粒與石墨烯顆粒和纖維素聚集以形成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和
3)在大氣壓下的惰性氣體條件下于高溫下使纖維素-石墨烯-鉛復合顆粒碳化以形成碳-石墨烯-鉛復合顆粒。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CWZE電力有限公司,未經(jīng)CWZE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64006.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