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80054946.2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34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胤;車承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國電氣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5B3/34 | 分類號: | H05B3/34;H05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呂琳;宋東穎 |
| 地址: | 韓國慶尚***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含 保護膜 織造 柔軟 發熱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揭示一種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及其制造方法,該面狀發熱體包括:發熱層,把金屬發熱纖維予以織造而形成;保護膜,以聚合物材料制作,包裹所述發熱層的表面以避免所述發熱層受到外部環境的傷害,浸漬到被織造的所述金屬發熱纖維的間隙中以避免氣孔存在。憑此得到的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利用模塑形成保護膜,柔軟性優異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剝離,生產速度高并且品質穩定。而且,發熱層所放出的熱被反射而能夠控制熱方向,憑此發揮出較高的熱效率而能夠縮短加熱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及其制造方法,更具體地說,該面狀發熱體利用模塑(molding)形成保護膜,柔軟性優異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剝離,生產速度高并且品質穩定。
背景技術
把來自電氣或煤氣的能量轉換成熱能的發熱體通常區分為以金屬或陶瓷線制成的線狀發熱體、石墨之類的塊狀發熱體、發熱體以膜(membrane)方式涂布到平面電極上的面狀發熱體。其中,面狀發熱體在平面狀的金屬電極上涂布金屬、陶瓷或碳系發熱層并且以絕緣體密封所述發熱層的上部及下部。
近來,人們逐漸要求把前述面狀發熱體制成非平面的曲面形狀或者在使用過程中能柔軟地予以彎曲的柔軟面狀發熱體。現有的柔軟面狀發熱體是將碳之類的材料涂布到柔性基板上制成的,或者是把鎳鉻合金之類的線狀發熱體排列到塑料膜或布之類的柔性材料上后將其予以固定地制成的。但該面狀發熱體卻存在著諸如耐久性問題、在整個面積的發熱不均勻問題、如果是線狀發熱體的話線斷裂時整個發熱體無法運作的問題等。例如,面狀發熱體依托的碳系電極在高溫下氧化而呈現脆性并且在受到沖擊時由于其脆性而容易發生龜裂,該問題使得面狀發熱體較難長時間使用。而且,把遠紅外線陶瓷系發熱體涂布到金屬基板上部后制成時由于陶瓷發熱體的彎曲限度而在面狀發熱體彎曲較大時無法使用。
為了克服該問題,人們開發了把具備傳導性的物質制成線狀后將其織造地制備面狀發熱體的技術。即,諸如“大韓民國專利廳公開專利第10-2008-0090068號面狀發熱體與其物性結構及制造方法”已揭示了一種利用織造用線織造面狀發熱體的方法,該織造用線則由一般纖維與金屬纖維捻制而成。除此之外,“大韓民國專利廳注冊實用新型第20-2005-0011304號面紗織造發熱體”揭示了一種在不具備傳導性的聚合物線表面涂布具備傳導性的碳而賦予的面狀發熱體技術。
如前所述的金屬纖維面狀發熱體在織造了發熱電極后在其兩面把聚合物系絕緣物質構成的層予以熱壓粘結或以層狀粘結絕緣陶瓷纖維后制成。但利用該方法織造了織造型面狀發熱體時由于粘結到發熱體電極的聚合物層的厚度較大而降低了其效率,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機械性反復應力導致層間剝離的材料問題。而且,在制造工藝方面由于工藝復雜而降低了生產速度,還需要使用熱壓設備之類的高價設施,需要使用模具而較難制成各種形狀的發熱體。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及其制造方法,其利用模塑形成保護膜,柔軟性優異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剝離,生產速度高并且品質穩定。
而且,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及其制造方法,發熱層所放出的熱被反射而能夠控制熱方向,憑此發揮出較高的熱效率而能夠縮短加熱時間。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下述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能實現所述目的,該包含保護膜的織造型柔軟面狀發熱體包括:發熱層,把金屬發熱纖維予以織造而形成;保護膜,以聚合物材料制作,包裹所述發熱層的表面以避免所述發熱層受到外部環境的傷害,浸漬到被織造的所述金屬發熱纖維的間隙中以避免氣孔存在。
在此,優選地,所述保護膜以卷對卷(roll-to-roll)方式把所述發熱層沉浸到液態聚合物內后通過模塑(molding)形成或者所述保護膜由噴霧法、絲印法或刮板法中的某一個方法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國電氣研究院,未經韓國電氣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549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