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擦拭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50906.0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31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成田行人;金田學;百合野翔太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花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7L13/17 | 分類號: | A47L13/17;A47L13/16;D04H1/492;D04H1/49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紅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擦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的擦拭片材(10)具備第1纖維(20)及較其更細徑的第2纖維(40)交織而成的纖維集合體,具有作為擦拭面的第1面(50Y)、及位于其相反側的第2面(50X)。第2纖維(40)在第1面的存在比率高于第2面。在第1面(50Y)側形成有多個凸部(50A),于凸部(50A)的頂部(50T),相對于構成凸部(50A)的纖維整體,頂部(50T)中的第1纖維(20)的存在比率高于第2纖維(40)的存在比率。在凸部(50A)的底部(50B),相對于構成凸部(50A)的纖維整體,底部(50B)中的第2纖維(40)的存在比率高于第1纖維(20)的存在比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擦拭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進行各種在無紡布的表面形成凹凸構造而提高該無紡布的功能等的嘗試。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無紡布,其由納米纖維及微纖維中的至少一種高分子纖維利用電紡絲法的堆積而構成,在平面的特定位置具有凹凸微小圖案。同文獻中記載,通過該無紡布,通過利用凹凸微小圖案構造所得的形狀特異性謀求功能高度化,細胞親和性或物質結構性等提高,也可進行生物功能性的調整。
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無紡布,其包含1dtex以下的極細纖維,在表面具有凹凸。該無紡布的表面包含多根纖維彼此相互纏繞的纖維束、以及在其附近的凹陷。而且,極細纖維在纖維束中占有的纖維根數多于極細纖維在凹陷中占有的纖維根數。同文獻中記載,該無紡布的膨松性優異、又柔軟,與對象面接觸時的觸感柔軟。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285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354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擦拭片材:
該擦拭片材具備至少包含第1纖維及較第1纖維更細徑的第2纖維、且這些纖維交織而成的纖維集合體,具有用作擦拭面的第1面、以及位于該第1面的相反側的第2面。第2纖維在第1面的存在比率高于第2面。在上述第1面側形成有多個凸部。相對于構成上述凸部的纖維整體,頂部中的第1纖維的存在比率高于第2纖維的存在比率。相對于構成上述凸部的纖維整體,底部中的第2纖維的存在比率高于第1纖維的存在比率。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擦拭片材的制造方法:
作為上述擦拭片材的優選制造方法,其將第1纖維的纖維集合體及較第1纖維更細徑的第2纖維的纖維集合體的層疊體、以第2纖維的纖維集合體與具有多個開孔部的凸部形成部件對向的方式配置。在該狀態下,自第1纖維的纖維集合體一側吹送水流,而使第1纖維與第2纖維交織,并且使位于上述開孔部的上述纖維集合體向該開孔部內突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擦拭片材中的凸部的要部放大圖。
圖2是本發明的擦拭片材的制造裝置的概略圖。
圖3是用于本發明的凸部形成部件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4是表示制造本發明的擦拭片材的工序的要部放大圖。
圖5是圖3中的A-A線的剖視圖。
圖6是用于本發明的凸部形成部件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7是表示制造本發明的擦拭片材的另一工序的要部放大圖(相當于圖4的圖)。
圖8是圖6中的B-B線的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1及比較例1中的濕式擦拭片材的摩擦阻力值的圖表。
圖10是實施例2以及比較例2及3中的干式擦拭片材的摩擦阻力值的圖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花王株式會社,未經花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509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確定道路網的行車道的走向的方法以及服務器設備
- 下一篇:支承件和懸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