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無線通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50783.0 | 申請日: | 2018-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991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陽;陳萬士;P·加爾;H·李;J·B·索里阿加;李治平;B·薩第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張揚 |
| 地址: | 美國加***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無線通信 方法 | ||
本公開內容的某些方面涉及用于處理涉及具有不同數字方案的分量載波(CC)的載波聚合(CA)的方法和裝置。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享受于2018年8月10日遞交的美國申請No.16/101,255的優先權,該美國申請要求享受于2017年8月11日遞交的、序列號為No.62/544,689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和權益,這兩個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概括地說,本公開內容涉及無線通信系統,并且更具體地,本公開內容涉及用于載波聚合(CA)的方法和裝置,其中,在不同的分量載波(CC)中使用不同的數字方案(numerology)。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被廣泛地部署以提供諸如電話、視頻、數據、消息傳送和廣播之類的各種電信服務。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可以采用多址技術,其能夠通過共享可用的系統資源(例如,帶寬、發射功率)來支持與多個用戶的通信。這樣的多址技術的例子包括長期演進(LTE)系統、碼分多址(CDMA)系統、時分多址(TDMA)系統、頻分多址(FDMA)系統、正交頻分多址(OFDMA)系統、單載波頻分多址(SC-FDMA)系統以及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D-SCDMA)系統。
在一些例子中,無線多址通信系統可以包括多個基站,每個基站同時支持針對多個通信設備(另外被稱為用戶設備(UE))的通信。在LTE或LTE-A網絡中,一個或多個基站的集合可以定義演進型節點B(eNB)。在其它例子中(例如,在下一代或者第5代(5G)網絡中),無線多址通信系統可以包括與多個中央單元(CU)(例如,中央節點(CN)、接入節點控制器(ANC)等)進行通信的多個分布式單元(DU)(例如,邊緣單元(EU)、邊緣節點(EN)、無線電頭端(RH)、智能無線電頭端(SRH)、發送接收點(TRP)等),其中與中央單元進行通信的一個或多個分布式單元的集合可以定義接入節點(例如,新無線電基站(NR BS)、新無線電節點B(NR NB)、網絡節點、5G NB、eNB等)。基站或DU可以在下行鏈路信道(例如,用于來自基站或者去往UE的傳輸)和上行鏈路信道(例如,用于從UE到基站或分布式單元的傳輸)上與UE集合進行通信。
已經在各種電信標準中采用了這些多址技術以提供公共協議,該公共協議使得不同的無線設備能夠在城市、國家、地區以及甚至全球層面上進行通信。一種新興的電信標準的例子是新無線電(NR),例如,5G無線接入。NR是對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發布的LTE移動標準的增強集。其被設計為通過提高頻譜效率、降低成本、改進服務、利用新頻譜、以及在下行鏈路(DL)上和在上行鏈路(UL)上使用具有循環前綴(CP)的OFDMA來更好地與其它開放標準集成,從而更好地支持移動寬帶互聯網接入,以及支持波束成形、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和載波聚合。
然而,隨著對移動寬帶接入的需求持續增長,存在對NR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期望。優選地,這些改進應當適用于其它多址技術以及采用這些技術的電信標準。
發明內容
本公開內容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均具有若干方面,其中沒有單個方面單獨地負責其期望的屬性。在不限制由隨后的權利要求表達的本公開內容的范圍的情況下,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征。在考慮該論述之后,并且尤其是在閱讀了標題為“具體實施方式”的部分之后,將理解本公開內容的特征如何提供優點(其包括無線網絡中的接入點和站之間改進的通信)。
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由基站(BS)進行的無線通信的方法。概括而言,所述方法包括:經由具有第一數字方案的第一分量載波(CC),來將用戶設備(UE)調度用于所述第一CC中的至少一個下行鏈路傳輸和第二CC中的至少一個下行鏈路傳輸;以及在所述第一CC或所述第二CC中的一項中從所述UE接收上行鏈路控制信息(UCI),所述UCI攜帶針對在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兩者中發送的下行鏈路傳輸的反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507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