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燈罩結構、無人機機臂、無人機以及可移動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880041364.0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994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瑞;丘力;馮學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47/02 | 分類號: | B64D47/02;F21V3/04 |
| 代理公司: | 11415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艾佳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元件 透光面 燈罩本體 燈罩結構 可移動平臺 燈罩 散射結構 照射方向 機臂 發光 折射 發射 | ||
一種燈罩結構(100)包括:燈罩本體(10),所述燈罩本體包括靠近發光元件(90)的第一透光面(11)和遠離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透光面(12),所述第一透光面設有用于將所述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的散射結構(20)。該燈罩結構可以擴大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及照射方向,進而實現在需要的方向得到足夠的光線。一種無人機機臂、無人機以及可移動平臺,均具有上述燈罩的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燈罩結構、無人機機臂、無人機以及可移動平臺。
背景技術
傳統的無人機機臂上設置的指示燈的發光角度度較小,無法管控照射方向,因此存在無法在需要的方向得到足夠的光線的問題。而傳統的燈罩只能起到結構保護作用,不能達到理想的光學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燈罩結構、無人機機臂、無人機以及可移動平臺。
具體地,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燈罩結構,包括:燈罩本體,所述燈罩本體包括靠近發光元件的第一透光面和遠離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設有用于將所述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的散射結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無人機機臂,包括機臂電機、發光元件以及燈罩結構,所述發光元件設于所述機臂電機的內部,所述燈罩結構設于所述機臂電機的端部;
其中,所述燈罩結構包括:燈罩本體,所述燈罩本體包括靠近發光元件的第一透光面和遠離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設有用于將所述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的散射結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無人機,包括機臂、機臂電機、發光元件以及燈罩結構,所述機臂電機設于所述機臂,所述發光元件設于所述機臂電機的內部,所述燈罩結構設于所述機臂電機的端部;
其中,所述燈罩結構包括:燈罩本體,所述燈罩本體包括靠近發光元件的第一透光面和遠離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設有用于將所述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的散射結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可移動平臺,包括載體、動力裝置、發光元件以及燈罩結構,所述發光元件設于所述載體,所述燈罩結構設于所述載體的端部;所述動力裝置為所述可移動平臺提供動力;
其中,所述燈罩結構包括:燈罩本體,所述燈罩本體包括靠近發光元件的第一透光面和遠離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設有用于將所述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的散射結構。
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燈罩本體上設置的散射結構將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線向外折射,以擴大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及照射方向,進而實現在需要的方向得到足夠的光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的燈罩結構的應用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燈罩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燈罩結構的側視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燈罩結構的俯視圖。
圖6是圖5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7和圖8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燈罩結構應用于無人機機臂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413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控制起飛推力的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無人機控制方法和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