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眩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37117.3 | 申請日: | 2018-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09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正樹;菅原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大賽璐 |
| 主分類號: | G02B5/02 | 分類號: | G02B5/02;B32B7/023;C08F2/44;C08J7/046;C08J7/18;G09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楊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眩膜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眩膜,其具備霧度值為50%以上且99%以下范圍的值的防眩層,在將所述防眩膜安裝于顯示器的表面的狀態下,顯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標準偏差為0以上且6以下范圍的值,并且,光梳寬度0.5mm的透射圖像清晰度為0%以上且60%以下范圍的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止外部光線向顯示器表面的映入的防眩膜。
背景技術
防眩膜是具有例如通過表面粗糙化而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防眩層的膜,其安裝于顯示器的表面,使外部光線散射而防止外部光線向顯示器表面的映入。
作為在防眩層的表面形成凹凸的方法,例如可舉出: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那樣的在防眩層中分散微粒(填料)的方法;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那樣的利用通過從多個聚合物的液相的旋節線分解而形成的相分離結構的方法;專利文獻3中公開的那樣的利用模具進行凹凸形狀的轉印成形的方法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097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55950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10235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顯示器的表面安裝防眩膜時,雖然可防止外部光線向顯示器表面的映入,但另一方面,有時會導致來自顯示器的光因防眩膜而受到影響、經由防眩膜的顯示器的顯示性能降低。因此,期望防眩膜的透射圖像清晰度的設計自由度高。
此外,如果在具有高精細像素的顯示器等的表面安裝防眩膜,則有時會由于透過防眩膜的來自顯示器的光因防眩層的表面凹凸而發生折射、或因防眩層的表面凹凸所引起的透鏡效果而使得顯示器的像素被放大地觀察到,而引發顯示器的刺目、變得難以觀察到圖像。
作為抑制顯示器的刺目的方法,可考慮例如縮小防眩層的表面凹凸,但存在導致防眩膜的防眩性降低的隱患。此外,存在顯示器的刺目難以定量地進行評價的問題,可能難以按照客觀性的指標而開發出能夠有效地抑制顯示器的刺目的防眩膜。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對顯示器的刺目定量地進行評價而進行設計,從而提供具有良好的防眩性并且能夠抑制顯示器的刺目、同時具有高透射圖像清晰度的設計自由度的防眩膜。
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具備霧度值為50%以上且99%以下范圍的值的防眩層,安裝于顯示器的表面的狀態下的所述顯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標準偏差為0以上且6以下范圍的值,并且,光梳寬度0.5mm的透射圖像清晰度為0%以上且60%以下范圍的值。
這里,顯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標準偏差的值表示顯示器上的亮點的不規則程度,成為能夠定量地評價顯示器的刺目的客觀性指標。因此,在上述構成中,通過將該標準偏差設定為0以上且6以下范圍的值而構成防眩層,能夠定量地評價顯示器的刺目而設計防眩膜。因此,與例如試驗者通過肉眼觀察而主觀性地評價刺目的情況等相比,能夠穩定地得到可有效抑制顯示器的刺目的防眩膜。
此外,通過在將所述標準偏差設為給定值的同時將防眩層的霧度值設為50%以上且99%以下范圍的值,能夠在抑制顯示器的刺目的同時獲得良好的防眩性。此外,通過將防眩膜的光梳寬度0.5mm的透射圖像清晰度設為0%以上且60%以下范圍的值,能夠廣泛地確保防眩膜的透射圖像清晰度的設計自由度。
所述防眩層可以包含多種樹脂成分,并具有通過所述多種樹脂成分的相分離而形成的共連續相結構。通過利用這樣的共連續相結構,能夠易于在抑制顯示器的刺目的同時,得到良好的防眩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大賽璐,未經株式會社大賽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371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層聚合物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眩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