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維護制冷劑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34117.8 | 申請日: | 201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29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M·D·布賴恩特;李熙華;A·熊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利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1/00 | 分類號: | F25B41/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金飛 |
| 地址: | 美國佛***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 維護 制冷劑 | ||
提供一種冷卻器系統,且其包括冷卻器、潤滑組件和控制器。冷卻器包括彼此流體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膨脹組件和蒸發器。潤滑組件能夠操作地耦合到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并且形成為經由三通閥限定第一至第三通路,并且形成為限定第四通路。第一通路配置為泵送制冷劑通過冷卻器,第二通路配置為將制冷劑預存儲在冷卻器中,第三通路配置為從冷卻器移除制冷劑,并且第四通路配置為將制冷劑充入冷卻器中??刂破髋渲脼榭刂茲櫥M件,以選擇性地接合第一至第四通路中的一個。
背景技術
以下說明涉及冷卻器,且更特別地,涉及帶有制冷劑處理系統的冷卻器,所述制冷劑處理系統具有集成維護制冷劑泵。
當在冷卻器的維護操作期間處理低壓力制冷劑時,需要制冷劑處理系統在冷卻器打開到大氣壓力之前將制冷劑輸送到存儲位置中。這是由來自冷卻器外部的制冷劑泵送系統執行的。制冷劑泵送系統將制冷劑蒸氣推入冷卻器中,由此將液體制冷劑推入存儲容器中。這種“推/拉”系統需要多個軟管,并且是工業中的普遍實踐。
發明內容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冷卻器系統,所述冷卻器系統包括冷卻器、潤滑組件和控制器。冷卻器包括彼此流體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膨脹組件和蒸發器。潤滑組件能夠操作地耦合到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并且形成為經由三通閥限定第一至第三通路,并且形成為限定第四通路。第一通路配置為泵送制冷劑通過冷卻器,第二通路配置為將制冷劑預存儲在冷卻器中,第三通路配置為從冷卻器移除制冷劑,并且第四通路配置為將制冷劑充入冷卻器中。控制器配置為控制潤滑組件,以選擇性地接合第一至第四通路中的一個。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三通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leg),并且潤滑組件還包括從第二支路上游的第一管路、從第三支路轉向的第二管路和從第二管路通向第一支路的第三管路。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第一通路配置為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和第三支路泵送制冷劑通過冷卻器,第二通路配置為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管路、第二和第三支路以及第二和第三管路將制冷劑預存儲在冷卻器中,第三通路配置為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支路和第一管路、第二和第三支路以及第二管路從冷卻器移除制冷劑,并且第四通路配置為沿第一管路將制冷劑充入冷卻器中。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泵沿第三管路設置,以驅動制冷劑沿第一至第三通路移動。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充入口設置在至第四通路的入口處,并且移除部設置在第三通路的端部處。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冷卻器的潤滑組件,且所述潤滑組件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的三通閥;從第二支路上游的第一管路;從第三支路轉向的第二管路;從第二管路通向第一支路的第三管路;第一通路,制冷劑通過第一通路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和第三支路被泵送通過冷卻器;第二通路,制冷劑通過第二通路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管路、第二和第三支路以及第二和第三管路被預先存儲在冷卻器中;第三通路,制冷劑通過第三通路經由三通閥并沿第一支路和第一管路、第二和第三支路以及第二管路從冷卻器被移除;以及第四通路,制冷劑通過第四通路沿第一管路被充入冷卻器中。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三通閥和第一至第四通路能夠由控制器操作。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泵沿第三管路設置,以驅動制冷劑沿第一至第三通路移動。
根據附加的或替代的實施例,充入口設置在至第四通路的入口處,并且移除部設置在第三通路的端部處。
根據本公開的還一方面,提供一種操作冷卻器系統的方法,所述冷卻器系統包括冷卻器、潤滑組件和控制器,所述潤滑組件形成為經由三通閥限定第一至第三通路并形成為限定第四通路。所述方法包括配置第一通路以泵送制冷劑通過冷卻器,配置第二通路以將制冷劑預存儲在冷卻器中,配置第三通路以從冷卻器移除制冷劑,配置第四通路以將制冷劑充入冷卻器中并且操作控制器以選擇性地接合第一至第四通路中的一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利公司,未經開利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3411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