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生產鋼部件的方法和相應的鋼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33666.3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28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貝爾納德·雷西亞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8/02 | 分類號: | C21D8/02;C21D9/52;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2C38/18;C22C38/32;C22C38/34;C22C38/38;C21D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師事務所 11697 | 代理人: | 董文國 |
| 地址: | 盧森堡***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生產 部件 方法 相應 | ||
方法包括鑄造具有包含以下的組成的鋼以獲得半成品:0.10%≤C≤0.35%、0.8%≤Si≤2.0%、1.8%≤Mn≤2.5%、P≤0.1%、0%≤S≤0.4%、0%≤Al≤1.0%、N≤0.015%、0%≤Mo≤0.4%、0.02%≤Nb≤0.08%、0.02%≤Ti≤0.05%、0.001%≤B≤0.005%、0.5%≤Cr≤1.8%、0%≤V≤0.5%、0%≤Ni≤0.5%,在高于1000℃的熱軋起始溫度下對所述半成品進行熱軋,并通過空氣將產品冷卻至室溫以獲得具有由以下組成的顯微組織的熱軋鋼部件:70%至90%的貝氏體、5%至25%的M/A化合物和至多25%的馬氏體,所述貝氏體和所述M/A化合物包含殘留奧氏體,使得鋼中的殘留奧氏體的總含量為5%至25%,殘留奧氏體的碳含量為0.8%至1.5%。
本發明涉及用于生產具有優異的機械特性的鋼部件和變形鋼部件的方法、以及相應的鋼部件和變形鋼部件。
近年來,在許多工業領域中,越來越需要提供由鋼制成的部件,所述部件提供其機械強度與其重量之間的良好折衷。
這樣的部件特別可應用于機動車輛工業中,例如用于柴油發動機的燃料噴射系統的共軌或用于具有改善的抗疲勞性的另一些高強度高直徑汽車部件。
為此目的,已經開發出當其經受變形時經歷所謂的TRIP(相變誘導塑性)效應的鋼。更特別地,在變形期間,這些鋼中所含的殘留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從而使得可以實現較大的延伸率并賦予這些鋼其強度和延展性的優異組合。
例如,EP 2 365 103公開了能夠經歷這樣的TRIP效應的鋼。然而,EP 2 365 103中公開的鋼并不完全令人滿意。
實際上,為了獲得所需的機械特性,必須對通過熱軋獲得的部件進行稱為等溫淬火的特殊熱處理,其要求將鋼部件保持在300℃至450℃的溫度范圍內的預定保持溫度下100秒至2000秒,但優選等于1000秒的時間。需要進行等溫淬火處理增加了用于制造部件的成本和努力。特別是,通常通過使用鹽浴來進行等溫淬火處理,這似乎存在安全性和環境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提供優異的機械特性以實現降低的制造成本和努力的高強度鋼種,并且更特別地提供這樣的鋼種:在獲得無偏析的均勻顯微組織和良好的抗沖擊性的同時,其具有大于或等于750MPa的屈服強度、大于或等于1000MPa的抗拉強度和大于或等于10%的均勻延伸率。
為此目的,本發明涉及用于制造鋼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連續步驟:
-鑄造鋼以獲得半成品,所述鋼具有按重量計包含以下的組成:
0.10%≤C≤0.35%
0.8%≤Si≤2.0%
1.8%≤Mn≤2.5%
P≤0.1%
0%≤S≤0.4%
0%≤Al≤1.0%
N≤0.015%
0%≤Mo≤0.4%
0.02%≤Nb≤0.08%
0.02%≤Ti≤0.05%
0.001%≤B≤0.005%
0.5%≤Cr≤1.8%
0%≤V≤0.5%
0%≤Ni≤0.5%
剩余部分為Fe和由熔煉產生的不可避免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未經安賽樂米塔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336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室型熱處理裝置
- 下一篇:板狀成型部件以及制造板狀成型部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