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化學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22117.6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71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越后滿秋;大西久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阪瓦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8/1226 | 分類號: | H01M8/1226;C22C38/00;C22C38/28;C22C38/50;C25B1/04;C25B9/19;G01N27/409;H01M8/243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楊思捷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化學 元件 | ||
1.電化學元件,其具有:具有氣體透過性的金屬支撐體、形成于前述金屬支撐體的表側的電極層、配置在前述電極層上的電解質層和配置在前述電解質層上的對電極層,并構造成使得流過前述金屬支撐體的背側的含氫氣體與前述電極層接觸,含氧氣體與前述對電極層接觸,
前述金屬支撐體為含有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Ti的Fe-Cr系合金、含有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Zr的Fe-Cr系合金、含有Ti和Zr且Ti與Zr的總含量為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Fe-Cr系合金中的任一種。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其中,前述金屬支撐體含有0.10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Cu。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其中,前述金屬支撐體含有18質量%以上且25質量%以下的Cr。
4.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其中,前述電極層形成于前述金屬支撐體的一個面上,前述金屬支撐體具有從一個面向另一個面貫通的貫通孔。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其中,前述金屬支撐體為磁性體。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其中,前述金屬支撐體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由金屬氧化物膜覆蓋。
7.電化學模塊,其中,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化學元件以多個集合的狀態進行配置。
8.電化學裝置,其至少具有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化學模塊和改質器,且具有對前述電化學模塊供給含有還原性成分的燃料氣體的燃料供給部。
9.電化學裝置,其至少具有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化學模塊和從前述電化學模塊取出電力的逆變器。
10.能量系統,其具有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電化學裝置和再利用從前述電化學裝置排出的熱的排熱利用部。
11.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其具備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化學元件,在前述電化學元件中產生發電反應。
12.電化學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為具有具有氣體透過性的金屬支撐體和電極層的電化學元件的制造方法,
其中,前述金屬支撐體為含有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Ti的Fe-Cr系合金、含有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Zr的Fe-Cr系合金、含有Ti和Zr且Ti與Zr的總含量為0.1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Fe-Cr系合金中的任一種,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在前述金屬支撐體的表側形成具有氣體透過性的前述電極層的電極層形成步驟、在前述電極層上形成電解質層的電解質層形成步驟和在前述電解質層上形成對電極層的對電極層形成步驟,
并構造成使得流過前述金屬支撐體的背側的含氫氣體與前述電極層接觸,含氧氣體接觸同時流過前述對電極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阪瓦斯株式會社,未經大阪瓦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221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高分子電解質膜
- 下一篇:模塊化且可擴展的液流電池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