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冗余執行運行功能的車載控制裝置及相應的機動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20105.X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70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M·帕芬;H-G·格魯貝爾;M·斯奇梅澤;J·伊森伯格;R·施伯爾;J·萊爾澤爾;T·齊斯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迪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07 | 分類號: | G06F11/07;G06F11/16;G06F1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劉丹;吳鵬 |
| 地址: | 德國因戈***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冗余 執行 運行 功能 車載 控制 裝置 相應 機動車 | ||
1.用于冗余執行運行功能(23)的控制裝置(11),其中控制裝置(11)至少具有第一處理器單元(13)、第二處理器單元(14)、多個外圍單元(15),為第一處理器單元(13)提供第一開關單元(19),為第二處理器單元(14)提供第二開關單元(20),每個處理器單元(13、14)經由其各自關聯的開關單元(19、20)與相應其他的開關單元(19、20)無關地與外圍單元(15)中的一個或一些連接,控制裝置(11)構造為,在第一運行模式(OM1)下借助于第一處理器單元(13)執行運行功能(23),在此時借助于第一開關單元(19)使第一處理器單元(13)與至少一個為運行功能(23)所用的外圍單元(15)聯接,在此期間借助于第二處理器單元(14)執行預定的輔助功能(24),第二處理器單元(14)借助于第二開關單元(20)與至少一個為輔助功能(24)所用的外圍單元(15)聯接,
其特征在于,
控制裝置(11)構造為,在第二運行模式(OM2)下借助于第二處理器單元(14)執行運行功能(23),在此時在預定的減小的范圍(24’)中借助于第二處理器單元(14)繼續執行輔助功能(24),提供聯接裝置(K),該聯接裝置構造為,使第二處理器單元(14)與第一開關單元(19)相連接,借助于第一開關單元(19)使第二處理器單元(14)與至少一個為運行功能(23)所用的外圍單元(15)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每個開關單元(19、20)各自是PCI-Express開關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聯接裝置(K)設定為,使第一開關單元(19)具有在向上模式(UP)下可運行的連接端口(21),所述第一開關單元經由所述連接端口借助于通信鏈路(18)與第二處理器單元(14)的開關連接接口(PCIe IF)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聯接裝置(K)設定為,第一開關單元(19)與第二開關單元(20)相互間直接經由通信鏈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聯接裝置(K)設定為,第一開關單元(19)與第二開關單元(20)相互間直接經由通信鏈路連接,通信鏈路連接到相應的開關單元(19、20)的相應的連接端口(FlexPort),連接端口(FlexPort)中的至少一個設計為不僅能在向上模式(UP)和/或向下模式(DP)下運行,而且能夠在此期間在非透明橋接模式,即NTB模式下運行。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第一處理器單元(13)與第二處理器單元(14)僅僅間接經由通信鏈路聯接用于數據交換。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11)構造為,在第二運行模式(OM2)下借助于第一開關單元(19)使第一處理器單元(13)與存儲單元(16)聯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第一處理器單元(13)和第二處理器單元(14)設置在控制裝置(11)的不同的控制器(11’)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11)構造為,在第三運行模式(OM3)下借助于第一處理器單元(13)執行運行功能(23),在此時在預定的減小的范圍(24’)中借助于第一處理器單元(13)另外執行輔助功能(24),聯接裝置(K)構造為,使第一處理器單元(13)與第二開關單元(20)連接,借助于第二開關單元(20)使第一處理器單元(13)與至少一個為輔助功能(24)所用的外圍單元(15)聯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11),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11)構造為,在每個運行模式(OM1、OM2、OM3)下借助于監控功能(25)檢查運行功能(23)的可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迪股份公司,未經奧迪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2010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