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流粉體電荷消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77864.4 | 申請日: | 201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241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衛星;楊慶瑞;李鵬;沈安如;王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安平靜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F3/06 | 分類號: | H05F3/06;H05F3/04;B65G53/06;B65G53/34 |
| 代理公司: | 31230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座 消電 電極針 消電器 氣路 線路板 阻燃填料 放電腔 管道氣 開口端 相通 電荷消除裝置 粉體輸送系統 脈沖直流電源 線路板連接 彈簧金屬 獨立設置 粉體堵塞 靜電消除 鎖扣結構 消電裝置 直流電源 中空底座 上端 電連接 高壓頭 送風道 插件 粉體 固接 氣道 外周 下端 針體 制造 | ||
一種直流粉體電荷消除裝置,屬靜電消除領域。在消電管道上設置中空底座;在底座上設置鎖扣結構,將氣路構件及線路板、電極針與底座的上端固接為一體;電極針經彈簧金屬插件與線路板連接;在氣路構件下端和底座之間設置阻燃填料層;沿電極針針體的外周與阻燃填料層之間設置送風道;放電腔經底座下端的開口端與消電管道氣路相通;氣路構件的氣道與放電腔、底座下端的開口端和消電管道氣路相通;線路板通過高壓頭電連接直流電源或脈沖直流電源。其可避免消電器本體和消電管道被粉體堵塞,提高安全性;采用獨立設置消電器本體,為消電器本體增加限能元件,以提高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廣泛用于粉體輸送系統消電裝置的設計制造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靜電消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粉體倉儲和輸送作業過程中的直流粉體電荷消除裝置及消除系統。
背景技術
在粉體倉儲運輸和裝卸作業過程中,由于頻繁地發生物料與管壁、容器壁之間以及物料粒子彼此之間的接觸和再分離,將會呈現明顯的靜電起電過程。
帶電的可燃性物料會隨著靜電的積聚,極易引發燃燒和爆炸。
因此,及時準確地監測并消除顆粒靜電,就成為了靜電研究和工業控制領域十分重要的課題。
離子風管道粉體靜電消除器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其通過對電極針施加高電壓,使空氣分子電離,再由送風系統將正負離子吹送到輸粉管道中,實現對粉體靜電荷的消除。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現有的離子風管道粉體靜電消除器存在如下問題:
1、離子輸出特性無法調整,使消電效率不理想;
2、消電器離子出風口容易被粉體堵塞,結構設計有待改進;
3、消電器本體與消電管道是一體的,生產制造及安裝使用不方便,只適用單一直徑管道;不同直徑的管道消電器須重新制造;
4、消除器本體及安全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如何提高靜電消除器的消電效率,避免其被粉體堵塞,提高靜電消除器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使用過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為實際設計和制造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直流粉體電荷消除裝置及消除系統。其通過進一步優化消電器本體和消電管道的結構設計,來避免被粉體堵塞,提高安全性;采用獨立設置消電器本體,為消電器本體增加限能元件,增加控制系統的監控裝置,以進一步提高粉體電荷消除器及消除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直流粉體電荷消除裝置,包括用于產生帶電離子的線路板、電極針和用于將帶電離子吹入粉體輸送管道的氣路構件,其特征是:
設置一個消電器本體;
所述的消電器本體包括消電管道和至少一個設置在消電管道上的離子風消電器;
所述的消電管道串接在粉體輸送管道中;
在消電管道上設置一個固接的中空結構的底座;
在底座上設置一個鎖扣結構,將氣路構件及與之一體的線路板及電極針,與底座上端固接為一體;
所述的線路板設置在氣路構件上端的凹腔中,所述的電極針經過一個彈簧金屬插件與線路板電連接;
所述的電極針貫穿氣路構件的下端和鎖扣結構設置,在底座下部構成一個放電端;
在氣路構件的下端和底座之間,設置有由四氟或阻燃ABS塑料構成的阻燃填料層;
所述的阻燃填料層在電極針的放電端與底座下端的開口端之間,形成一個放電腔,構成離子風消電器的離子出風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安平靜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安平靜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778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