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于取料的過濾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77600.9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06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小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七彩虹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9/00 | 分類號: | B04C9/00;B08B6/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 地址: | 40152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濾機 隔板 靜電除塵裝置 取料 彈性支撐部 出料管 殼體 體內 本實用新型 粉末收集 粉末涂料 滑動連接 加工設備 殼體上部 傾斜設置 支撐隔板 自動轉移 吸塵板 伸縮 側壁 下端 連通 下行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粉末涂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便于取料的過濾機,包括殼體和位于殼體上部內的靜電除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包括吸塵板;殼體內滑動連接有位于靜電除塵裝置下方的隔板,隔板傾斜設置;殼體內設有多個能夠伸縮的彈性支撐部,彈性支撐部用于支撐隔板;殼體的側壁上連通有出料管,隔板下行到最低位置時,隔板的下端與出料管相對。使用本方案的過濾機,過濾機內的粉末收集到一定程度時,粉末能夠自動轉移出過濾機,便于工人取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粉末涂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取料的過濾機。
背景技術
粉末涂料是以固體樹脂和顏料、填料及助劑等組成的固體粉末狀合成樹脂涂料,和普通溶劑型涂料及水性涂料不同,它的分散介質不是溶劑和水,而是空氣。粉末涂料具有無溶劑污染,100%成膜,能耗低的特點。
粉末涂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包括以下步驟:將原料混合→高溫加熱、擠出→壓片→破碎、磨粉→旋風分離不同粒徑大小的粉末涂料,選用粒徑符合要求的粉末涂料。利用旋風分離器對不同粒徑大小的粉末涂料進行分離的這個步驟中,粒徑合格或者粒徑較大的粉末涂料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在底部,而粒徑很小的超細粉末會在風的作用下被吹進過濾機中,由于超細粉末的粒徑不符合使用需求,過濾機內收集的超細粉末會重新回到粉末涂料的生產加工過程中。現有的過濾機包括下部設置為錐形的殼體和設在殼體內的靜電除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包括吸塵板),殼體的底部設有閥門。靜電除塵裝置工作時能將經過超細粉末吸附在吸塵板上,吸附了一段時間,靜電除塵裝置的電源斷開,吸塵板上的超細粉塵自動落在過濾機殼體的底部,當粉塵收集到一定程度后,打開閥門,將粉塵轉移。
使用現有的過濾機存在以下問題:1)過濾機的出料要靠工人打開殼體底部的閥門進行,不能自動實現出料,由于工人不知道過濾機內收集的粉末的量,打開閥門的時機不好控制,過早打開閥門,閥門啟閉頻繁,工人的工作量大,過晚打開,過濾機內收集了過多的粉塵,容易使靜電除塵裝置失效。2)過濾不同類型的粉末時,需對過濾機進行清理,避免不同類型的粉末混合,但對現有的過濾機進行清理時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取料的過濾機,過濾機內的粉末收集到一定程度時,粉末能夠自動轉移出過濾機,便于工人取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為:便于取料的過濾機,包括殼體和位于殼體上部內的靜電除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包括吸塵板,殼體內滑動連接有位于靜電除塵裝置下方的隔板,隔板傾斜設置;殼體內設有多個能夠伸縮的彈性支撐部,彈性支撐部用于支撐隔板;殼體的側壁上連通有出料管,隔板下行到最低位置時,隔板的下端與出料管相對。
本基礎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靜電除塵裝置工作,吸塵板將旋風分離器吹出的超細粉末吸附;吸附了一段時間后,使靜電除塵裝置的電源斷開,吸塵板上的超細粉塵自動落在隔板上。隨著隔板上的超細粉塵越來越多,隔板對彈性支撐部施加更大的向下的力,使彈性支撐部收縮,隔板下行。當隔板下行到最低位置時,隔板的下端與出料管相對,此時隔板上的粉末能夠滑落并進入出料管中,粉末能夠自動轉移出過濾機,便于工人取料。
進一步,彈性支撐部包括開有凹腔的固定桿和滑動連接在凹腔內的內桿,凹腔內設有用于支撐內桿的彈性件。如此設置,內桿只能沿著固定桿的凹腔上下運動,內桿的運動形式較為確定,確保內桿能夠充分有效的對隔板施加作用力從而使隔板有明確的運動。
進一步,彈性支撐部設有四個,四個彈性支撐部沿殼體的周向均勻分布。設置四個彈性支撐部,彈性支撐部能對隔板有一個較為穩定的支撐。
進一步,彈性件為彈簧。
進一步,出料管上連接有出料閥。
進一步,隔板上表面的周向設有用于清理殼體內壁的刷把。隔板上下運動的過程中帶動刷把一同運動,刷把能將粘附在殼體內壁上的粉塵擦落,避免大量的粉塵粘在殼體內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七彩虹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七彩虹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776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