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伏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75883.3 | 申請日: | 201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511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秦文軍;姜鑫;湯洋;姜凱;左寧;保志浩;劉鑫鑫;楊釩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50/10 | 分類號: | H02S50/10;H02S4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王西江 |
| 地址: | 10001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腔 光伏 連通 冷卻組件 光伏組件 實驗裝置 檢測組件 第一端 光熱 進口 本實用新型 出口 定量關系 散熱模式 實驗研究 運行參數 檢測光 散熱 背板 冷卻 申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伏實驗裝置,該光伏實驗裝置包括:光伏組件,光伏組件的背板上設置有通道,通道具有進口、出口以及相互連通的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第一隔腔的第一端與進口連通,第二隔腔的第一端與出口連通,第一隔腔的第二端和第二隔腔的第二端連通,第一隔腔位于第二隔腔的遠離光伏組件的一側;冷卻組件,冷卻組件與進口或出口連通,冷卻組件用于對光伏組件進行冷卻;檢測組件,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光伏組件和/或冷卻組件的運行參數。通過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乏對光伏建筑散熱及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的實驗研究,缺少光伏、光熱與不同散熱模式的定量關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伏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通過將光伏幕墻安裝在建筑外墻上,將太陽能發電技術與建筑幕墻相結合,既能夠節約占地面積,又能夠節約能源。但是,光伏幕墻在發電的同時,光伏組件產生的熱量會降低其發電效率。
在現有技術中,缺乏針對性的室外實驗裝置來研究光伏建筑散熱及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無法得知實際工程中光伏、光熱與不同散熱模式的定量關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伏實驗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乏對光伏建筑散熱及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的實驗研究,缺少光伏、光熱與不同散熱模式的定量關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伏實驗裝置,光伏實驗裝置包括:光伏組件,光伏組件的背板上設置有通道,通道具有進口、出口以及相互連通的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第一隔腔的第一端與進口連通,第二隔腔的第一端與出口連通,第一隔腔的第二端和第二隔腔的第二端連通,第一隔腔位于第二隔腔的遠離光伏組件的一側;冷卻組件,冷卻組件與進口或出口連通,冷卻組件用于對光伏組件進行冷卻;檢測組件,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光伏組件和/或冷卻組件的運行參數。
進一步地,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均沿光伏組件的高度方向設置,且第一隔腔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隔腔的第二端的上方,第二隔腔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隔腔的第二端的上方。
進一步地,光伏實驗裝置還包括多個導流板,多個導流板設置在第一隔腔和/或第二隔腔內。
進一步地,導流板的延伸方向沿豎直方向設置。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包括:壓差計,設置在進口與出口之間。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還包括溫度計,溫度計分別設置在進口和出口處。
進一步地,冷卻組件包括風機,風機與出口連通,通過風機向出口抽氣。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還包括流量計,流量計設置在風機與出口連通的管路上。
進一步地,光伏實驗裝置還包括變頻器,變頻器與風機電連接。
進一步地,進口的截面積由進風方向逐漸擴大,出口的截面積由出風方向逐漸縮小。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光伏實驗裝置包括光伏組件、冷卻組件以及檢測組件。其中,在光伏組件的背板上設置有通道,該通道具有進口、出口以及相互連通的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具體的,第一隔腔的第一端與進口連通,第二隔腔的第一端與出口連通,第一隔腔的第二端和第二隔腔的第二端連通,且第一隔腔位于第二隔腔的遠離光伏組件的一側。冷卻組件與進口或出口連通,且冷卻組件用于對光伏組件進行冷卻。采用上述結構,可以通過檢測組件對光伏組件和冷卻組件進行實時檢測,以獲取實驗數據,進而測試實際工程中發電效率與溫度的關系;通過開啟冷卻組件,流體會從進口處經第一隔腔進入第二隔腔,由于第二隔腔設置在靠近光伏組件的一側,第二隔腔內的流體會對光伏組件進行降溫并從出口排出,如此能夠降低光伏組件周圍的環境溫度,進而能夠提高裝置的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758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