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經絡運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75826.5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4445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慈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4 | 分類號: | 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11541 北京卓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海力 |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腳墊 腳底穴位 經絡運動 支撐結構 腳踏部 按壓 使用者雙腳 輔助設備 功能效果 凸起設置 足部健康 凸起 申請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經絡運動器。該經絡運動器包括殼體、腳墊和對所述殼體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的支撐結構,所述腳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面上,所述腳墊的頂面上設置有放置使用者雙腳的腳踏部,所述腳踏部上設置有按壓腳底穴位的多個凸起,所述多個凸起設置的位置與所述腳底穴位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撐結構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本申請解決了足部健康輔助設備功能效果不佳、體積較大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健康輔助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經絡運動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鍛煉。足部養生、中醫經絡養生和運動養生理論發展迅速,應用廣泛,在現有技術中,有很多成型的類似輔助器械,但功能單一,同時,產品在原理應用、個性化、適宜性、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無法充分發揮對經絡的調理功能,存在安全性能不穩、使用不便、調理不顯著,難于堅持等問題。而能更好地融合足部養生、中醫經絡養生和運動養生理論,通過個性化適宜角度的經絡拉伸鍛煉,達到調節經絡狀態,通達身體功能目的的技術與產品屈指可數,而現有的足部健康輔助設備同時存在著體積過大、不便于攜帶和存放的缺點。
針對相關技術中足部健康輔助設備功能效果不佳、體積較大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絡運動器,以解決足部健康輔助設備功能效果不佳、體積較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經絡運動器。
根據本申請的經絡運動器,包括:殼體、腳墊和對所述殼體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的支撐結構,所述腳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面上,所述腳墊的頂面上設置有放置使用者雙腳的腳踏部,所述腳踏部上設置有按壓腳底穴位的多個凸起,所述多個凸起設置的位置與所述腳底穴位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撐結構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下殼體設置在所述上殼體的底部,并與所述上殼體的底面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下殼體的位置與所述腳踏部的位置相對,所述下殼體內設置有發熱片,所述發熱片可對所述腳踏部進行加熱。
進一步的,所述經絡運動器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矩形方框結構,所述支撐結構連接在所述底座與所述殼體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兩根伸縮桿,所述兩根伸縮桿對應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兩側,所述底座的前部與所述殼體的底面前部可轉動的連接,所述伸縮桿的一端與所述底座的后部鉸接,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底面中部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殼體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連桿的延伸方向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部內壁上并排設置有多個定位凹部,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底座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可滑動的插入所述滑槽內,并可嵌入所述定位凹部內對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連桿的連接位置進行定位。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凹部的數量為五個,所述定位凹部對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連桿的連接位置進行調節,所述殼體與底座之間的夾角范圍為9°至41°。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支撐腳。
進一步的,所述腳墊的頂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條。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的上部設置有提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758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