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64825.0 | 申請日: | 201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17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曾炎穎;郭邦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9/08 | 分類號: | H04L9/08;H04B10/7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析單元 光子 量子 本實用新型 交換單元 遠程控制 電場調諧 量子信道 隨機選擇 等概率 發送端 非對稱 光量子 接收端 高維 擴容 對稱 交換 應用 分析 網絡 安全 | ||
1.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Alice端和Bob端,所述Alice端包括:混合糾纏單元、糾纏交換單元、Path分析單元和SAM分析單元,所述Bob端包括OAM分析單元;所述混合糾纏單元包括:SAM-OAM混合糾纏子單元、SAM-Path混合糾纏子單元和SAM-SAM混合糾纏子單元;
所述SAM-OAM混合糾纏子單元內置有第一BBO晶體,通過所述第一BBO晶體產生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且把所述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分為第一信號光和第一閑置光,再把所述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轉換為偏振-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同時把所述第一信號光輸出到所述OAM分析單元;
所述SAM-Path混合糾纏子單元內置有第二BBO晶體,通過第二BBO晶體產生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且把所述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分為第二信號光和第二閑置光,再把所述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轉換為偏振-線動量糾纏光子,同時把所述第二信號光發送到所述Path分析單元;
所述SAM-SAM混合糾纏子單元用于產生互為垂直的偏振糾纏光子對,且把所述互為垂直的偏振糾纏光子對分為第三信號光和第三閑置光,再把所述第三閑置光發送到所述糾纏交換單元,同時把所述第三信號光發送到所述SAM分析單元;
所述糾纏交換單元將所述偏振-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偏振-線動量糾纏光子對和互為垂直的偏振糾纏光子對進行糾纏交換,獲得多自由度混合糾纏W態光子;
所述OAM分析單元對接收到的第一信號光進行OAM分析;
所述Path分析單元對接收到的第二信號光進行路徑分析;
所述SAM分析單元對接收到的第三閑置光進行SAM分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SAM-OAM混合糾纏子單元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泵浦源、第一棱鏡、第一BBO晶體、第一全反射鏡和第二全反射鏡,所述第一全反射鏡的反射側還依次設有第一半波片、OAM發生器和第一單模光纖;
所述第一泵浦光源的產生的泵浦光通過所述第一棱鏡和第一BBO晶體后產生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且把所述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分為第一信號光和第一閑置光;所述第一信號光經過所述第二全反射鏡輸出到所述OAM分析單元;所述第一閑置光依次經過所述第一全反射鏡、第一半波片、OAM發生器和第一單模光纖后,所述第一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轉換為偏振-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OAM發生器由兩片共軛的碲化鋅晶體螺旋相位組成,所述碲化鋅晶體的橫向結晶X-Y軸具有90°的相對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SAM-Path混合糾纏子單元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棱鏡、第二BBO晶體和第五全反射鏡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BBO晶體和第五全反射鏡之間的第三全反射鏡和第四全反射鏡,所述第三全反射鏡的反射側還依次設有第一Q-plate相位板、第二單模光纖和第一λ/4波片;
照射至所述第一BBO晶體上的泵浦光部分透射過第一BBO晶體產生透射光束,所述透射光束經過所述第五全反射鏡再次反射至所述第二BBO晶體,產生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且所述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被分為第二信號光和第二閑置光,所述第二信號光經過所述第四全反射鏡輸出到所述Path分析單元;所述第二閑置光依次經過所述第三全反射鏡、第一Q-plate相位板、第二單模光纖和第一λ/4波片后,所述第二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轉換為偏振-線動量糾纏光子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SAM-Path-OAM混合W態的量子隱形傳態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Q-plate相位板為Pancharatnam-Berry相位板,其由單軸雙折射向列液晶材料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師范大學,未經華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6482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