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托上身體重的人體下肢外骨骼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64799.1 | 申請日: | 201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281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樸宗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樸宗滿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叢 |
| 地址: | 110035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身 體重 人體 下肢 骨骼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可穿戴機械設備,尤其是涉及托上身體重的人體下肢外骨骼。腰圍正面設置有拉緊器,背面設置有掛鉤,通過鋼絲繩連接,鋼絲繩上設置有托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減少人體重量對下肢關節的壓力,節省體力,提高耐力,不疼痛,不疲勞,下肢關節磨損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可穿戴機械設備,尤其是涉及托上身體重的人體下肢外骨骼。
背景技術
人類采用直立行走的方式,在長時間行走時,由于上身體重的壓力,致使下肢各關節容易磨損,感到疲勞和疼痛,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的下降,尤其是對一些患有關節疾病的患者,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解決此問題,發明了一種能把自身上半身體重的大部分托起后轉移到人體下肢的外骨骼,使人體下肢在僅需要承擔很小的壓力下運動,從而減輕了人體下肢關節的磨損,在這種狀態下長時間行走,人體下肢關節磨損小,不疼痛,不疲勞,還能幫助那些有關節疾病的患者治療和保養。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腰圍正面設置有拉緊器,背面設置有掛鉤,通過鋼絲繩連接,鋼絲繩上設置有托盤。
腰圍為兩端開口的圓柱中空結構。
拉緊器正面設置有凹型槽小輪,內部為棘輪結構。
托盤底部設置有鋼管,鋼絲繩貫穿鋼管設置在托盤下方。
腰圍兩側設置有交鏈與外腿板連接。
外腿板通過交鏈與U型鋼板連接。
腰圍正面與背面分別設置有固定板,通過托托盤器鋼桿連接,在托托盤器鋼桿上設置有托托盤器。
托托盤器下方通過交鏈與內腿板相連接。
內腿板為可伸縮結構。
腰圍采用炭纖維和樹脂制成的剛性結構,由活動版組成,前面通過鎖扣連接,后端通過后折葉連接,兩側通過側折葉連接,側折葉上裝有定位板,使與其連接的兩個活動板回位時只能在180°位置上,可以保證腰圍整體的剛性結構。人的上身重量壓力可以通過腰圍傳遞到人體下肢外骨骼腿部和鞋底面的鋼板上。
腰圍的前后均固定有托盤鋼絲繩的掛鉤,當鋼絲繩的前后末端的掛環掛到腰圍上的四個掛鉤后,利用前面的兩個拉緊器拉緊鋼絲繩時,臀部底下的托盤開始被往上提升、腰圍承受的壓力與鋼絲繩的拉力力量相同,方向相反,這股力量通過固定在腰圍兩側的交鏈轉移到左右側的人體下肢外骨骼腿部和鞋底面的鋼板上,大部分的力由地面承擔,此時人體下肢受力較小,感覺輕松。
托盤底部的兩個鋼管有剛度,它里面的鋼絲繩開始受拉時,鋼絲繩在管子里容易移動,故托盤也可以平行上下移動。托盤后部的兩個坐骨定位凹坑起固定托盤與臀部的相對位置作用,另外凸起的坐骨在凹坑里時比平板上更加舒適,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內腿板可伸縮長度,它分為固定部位和伸縮部位,分別設置在里側小腿外骨骼上端交盤的下部交鏈。主要用途為平衡腳關節交鏈的受力狀態,使兩腳底面走路時感到舒適。
托托盤器使用目的是防止內腿板對臀部的頂力,保障行走時臀部的舒適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減少人體重量對下肢關節的壓力,節省體力,提高耐力,不疼痛,不疲勞,下肢關節磨損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背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樸宗滿,未經樸宗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647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固定式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裝置
- 下一篇:一種工件下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