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建筑施工的手持式攪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55038.X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619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秦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藏優能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08 | 分類號: | B28C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張晨光 |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柳梧*** | 國省代碼: | 西藏;5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建筑 施工 手持 攪拌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手持式攪拌器,包括驅動部、手持部、傳動部、攪拌部,所述驅動部為輸出電機,手持部固定在驅動部兩側,所述傳動部與輸出電機轉軸連接,傳動部末端連接攪拌部,所述攪拌部包括筒,所述筒頂部封頂底部開口,筒內壁均勻分布有多根攪拌槳,筒頂部與傳動部連接。本方案通過改變攪拌部的結構,使得攪拌過程中避免攪拌液出現大量飛濺的情況,還能保證攪拌過程中的平溫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手持式攪拌器。
背景技術
攪拌器是使液體、氣體介質強迫對流并均勻混合的器件。攪拌器的類型、尺寸及轉速,對攪拌功率在總體流動和湍流脈動之間的分配都有影響。一般說來,渦輪式攪拌器的功率分配對湍流脈動有利,而旋槳式攪拌器對總體流動有利。對于同一類型的攪拌器來說,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條件下,大直徑、低轉速的攪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總體流動,有利于宏觀混合。小直徑、高轉速的攪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脈動,有利于微觀混合。
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于:對于手持式攪拌器而言,其攪拌過程中由人工手持,因此對于手持部的掌握極為重要,一旦失去平衡就極為危險,其次,現有的手持式攪拌機其攪拌部為一根螺旋槳類的結構,攪拌過程利用攪拌液的離心力進行混合,而手持式攪拌器的應用場合一般用于筒內攪拌,從而使得液體飛濺粘在施工員身上,對于油漆或混凝土內的清洗極為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手持式攪拌器,通過改變攪拌部的結構,使得攪拌過程中避免攪拌液出現大量飛濺的情況,還能保證攪拌過程中的平穩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手持式攪拌器,包括驅動部、手持部、傳動部、攪拌部,所述驅動部為輸出電機,手持部固定在驅動部兩側,所述傳動部與輸出電機轉軸連接,傳動部末端連接攪拌部,所述攪拌部包括筒,所述筒頂部封頂底部開口,筒內壁均勻分布有多根攪拌槳,筒頂部與傳動部連接。
本方案利用筒形攪拌部,攪拌是相于一個筒倒扣在另一個筒內,實現了筒內攪拌液的覆蓋,避免攪拌過程中攪拌液飛濺,同時筒形攪拌機基本與攪拌容器貼合,也使得操作者的平衡掌握更加容易。
進一步的,所述筒側壁開設有若干通孔,開設通孔的目的是讓攪拌過程中筒內的攪拌液從通孔涌出,沖擊攪拌容器側壁,然后再由其余通孔或筒的底部開口流回筒內繼續受攪拌槳的攪拌,從而形成亂流,使得攪拌液相互沖擊提高攪拌均勻度。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槳在筒內呈對稱分布,對稱分布使得攪拌過程受力均衡,使得其平衡掌握更加輕松。
進一步的,所述筒的尺寸規格與攪拌容器吻合,使得使用時筒外側壁基本覆蓋攪拌容器內的所有液體,其目的是讓筒覆蓋著絕大部分的攪拌液,避免飛濺。
進一步的,所述筒頂部設置有螺栓接頭,所述傳動部末端與螺栓接頭螺紋對接,螺紋結構便于安裝和更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利用一個倒置的筒作為攪拌槳的承載主體,攪拌時將攪拌部伸入攪拌容器內,由于筒與攪拌容器形狀吻合,使得兩者相結合形成一個半密封空間,攪拌過程中筒轉動,而攪拌液則基本被筒覆蓋,不會形成飛濺,同時由于筒的尺寸原因使得其攪拌過程變得極為平穩,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攪拌部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攪拌部的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藏優能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未經西藏優能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550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筆記本外殼模內雙頭自動埋釘裝置
- 下一篇:一種紅土運動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