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量調控的厭氧氨氧化同步自養脫氮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46271.1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97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莊昌璽;周志強;張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溢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35200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素斌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入端連接 污泥厭氧消化 自養 中沉池 生物吸附 輸出端 脫氮池 絮凝池 污泥脫水裝置 厭氧氨氧化 預處理裝置 水封器 進水 污水處理領域 本實用新型 反應時間短 氨氮去除 惡臭氣體 生化效率 剩余污泥 水量調控 脫氮系統 曝氣 并行 沉淀 缺氧 | ||
一種水量調控的厭氧氨氧化同步自養脫氮系統,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包括預處理裝置、生物吸附絮凝池、中沉池、同步自養脫氮池、污泥厭氧消化池、污泥脫水裝置和水封器;預處理裝置與生物吸附絮凝池連接,生物吸附絮凝池與中沉池的輸入端連接,中沉池上部的輸出端與同步自養脫氮池的輸入端連接,中沉池底部的輸出端與污泥厭氧消化池的輸入端連接,污泥厭氧消化池下部的輸出端與污泥脫水裝置的輸入端連接,污泥厭氧消化池和水封器的輸入端連接;同步自養脫氮池為集進水與缺氧曝氣并行、進水厭氧氨氧化、沉淀、潷水為一體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反應時間短,生化效率高,同時產生的剩余污泥和惡臭氣體也少,而且氨氮去除率較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量調控的厭氧氨氧化同步自養脫氮系統。
背景技術
現階段污水生物脫氮處理方法主要以異養脫氮方法為主。所謂異養脫氮,是氨氧化菌(AOB)和亞硝酸鹽氧化菌將污水中的氨氮氧化為硝酸鹽,然后反硝化菌(DNF)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碳源,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異養脫氮是全程硝化反硝化過程,因此異養脫氮過程復雜,反應時間長,生化效率低,產生的剩余污泥和惡臭氣體比較多,氨氮去除率也比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水量調控的厭氧氨氧化同步自養脫氮系統,結構簡單,反應時間短,生化效率高,同時產生的剩余污泥和惡臭氣體也少,而且氨氮去除率較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量調控的厭氧氨氧化同步自養脫氮系統,包括預處理裝置、生物吸附絮凝池、中沉池、同步自養脫氮池、污泥厭氧消化池、污泥脫水裝置和水封器;所述預處理裝置的輸出端與生物吸附絮凝池的輸入端連接,生物吸附絮凝池的輸出端與中沉池的輸入端連接,中沉池上部的輸出端與同步自養脫氮池的輸入端連接,中沉池底部的輸出端分別與污泥厭氧消化池的輸入端和預處理裝置連接,污泥厭氧消化池下部的輸出端與污泥脫水裝置的輸入端連接,污泥厭氧消化池還與水封器的輸入端連接,污泥脫水裝置上部的輸出端與預處理裝置連接。
所述同步自養脫氮池包括池體、引水管、潷水器、出水管、懸浮生物載體、攪拌器、液位計、排泥泵、鼓風機、曝氣器和引風管;引水管的輸入端與中沉池上部的輸出端連接,引水管的輸出端與池體連接,所述引水管上設有閥門;所述液位計和攪拌器設于池體內;所述曝氣器設于池體底部,鼓風機設于池體外,曝氣器與鼓風機之間通過引風管連接;所述潷水器設于池體內,潷水器與出水管連接,出水管用于將池體內上清液潷出;所述排泥泵設于池體內,排泥泵用于將池體內的污泥排出,排泥泵的輸出端與污泥厭氧消化池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懸浮生物載體設于池體內。
水量調控同步自養脫氮方法是一種污水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自養脫氮方法,是基于利用生物膜上的氨氧化菌(AOB)將污水中的氨氮氧化為亞硝態氮,再利用生物膜上的厭氧氨氧化菌(AMX)將亞硝態氮和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和水,達到脫氮的目的。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中沉池的上清液流入同步自養脫氮池在氨氧化菌和厭氧氨氧化菌作用下發生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是按照一定時段順序進行的、能自動進行水量調控的半短程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生化處理過程,即集進水與缺氧曝氣并行、進水厭氧氨氧化、沉淀、潷水為一體的生化處理過程;
2、自養脫氮是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而異養脫氮是全程硝化反硝化過程,所以前者比后者節能約60%;
3、自養脫氮無需有機碳源,因為厭氧氨氧化菌(AMX)所需碳源由無機碳源供給,因此,污水中的大量有機碳源在厭氧條件下由甲烷菌作用產生沼氣(主要為甲烷)獲得能源;
4、自養脫氮過程比異養脫氮過程簡單、明快,反應時間短,生化器容積少,生化效率高,同時產生的剩余污泥和惡臭氣體也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溢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溢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462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