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前輪罩加強管、框架結構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37321.X | 申請日: | 2018-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514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勝;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8 | 分類號: | B62D2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剛;龔敏 |
| 地址: | 40226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梁 框架結構 第二管 加強管 前輪罩 縱梁 本實用新型 弧形折彎 汽車 汽車配件 一體成型 異形結構 支撐作用 自身變形 不規則 吸能 折彎 延遲 變形 延伸 吸收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輪罩加強管、框架結構及汽車,包括:管梁本體,所述管梁本體沿長度方向開有空腔;其中,所述管梁本體沿長度方向包括第一管梁、第二管梁和第三管梁;第一弧形折彎梁,將所述第一管梁和第二管梁連接;第二弧形折彎梁,將所述第二管梁和所述第三管梁連接;所述管梁本體一體成型,在空間上形成不規則延伸的異形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前輪罩加強管、框架結構及汽車,通過管梁結構的設計,不僅能夠通過自身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而且能夠對縱梁起到支撐作用,延遲縱梁折彎時間,增加縱梁變形吸能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輪罩加強管、框架結構及汽車。
背景技術
在小偏置碰撞工況中,汽車與壁障重疊區域為車身寬度的25%,因此汽車縱梁不能參與碰撞吸能,導致乘員艙及車門框變形量大,對乘員造成巨大傷害。因此需要在汽車縱梁外側設計一種結構參與碰撞吸能,盡量減少乘員艙和車門框的變形量,以保證乘員安全。目前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在縱梁外側增加結構將力傳到縱梁,或者增加結構使車輛在碰撞過程中能夠橫向運動,避免壁障與乘員艙直接接觸。但是在上述的解決方案中,仍然存在技術缺點:1、在縱梁外側增加結構將力傳到縱梁,該方案吸能盒與縱梁前段不能參與吸能,會導致大部分能量傳至縱梁后段,造成乘員艙侵入量大。該方案會導致縱梁中部提前折彎,變形模式與碰撞過程中車身姿態不易控制。2、在縱梁外側增加結構使車輛橫向移動,現有結構為沖壓件,強度不夠,只能起導向作用,不能夠由自身變形起到碰撞吸能作用,也不能將碰撞力傳遞到縱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輪罩加強管、框架結構及汽車,通過管梁結構的設計,不僅能夠通過自身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而且能夠對縱梁起到支撐作用,延遲縱梁折彎時間,增加縱梁變形吸能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前輪罩加強管,包括:
管梁本體,所述管梁本體沿長度方向設有空腔,其中,所述管梁本體沿長度方向包括第一管梁、第二管梁和第三管梁;
第一弧形折彎梁,將所述第一管梁和第二管梁連接;
第二弧形折彎梁,將所述第二管梁和所述第三管梁連接;
所述管梁本體一體成型,在空間上形成不規則延伸的異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管梁本體的橫截面呈口字型結構,且外壁呈倒圓角狀。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框架結構,包括上述前輪罩加強管,還包括,
縱梁前段外板;
A柱下加強板;
其中,所述管梁本體置于所述縱梁前段外板和所述A柱下加強板之間,且通過所述管梁本體分別與所述縱梁前段外板和所述A柱下加強板連接;
U型加強件,通過所述U型加強件將所述第一弧形折彎梁與所述縱梁前段外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U型加強件和所述縱梁前段外板之間還設有加強板連接件。
進一步的,還包括,
前防撞梁連接板,所述前防撞梁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縱梁前段外板的端部;
前機艙封板組件,與所述A柱下加強板連接;
其中,所述前機艙封板組件包括前機艙封板和前機艙封板加強板;
所述前機艙封板和前機艙封板加強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弧形折彎梁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間隙內。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板連接件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U型加強件和所述縱梁前端板可拆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未經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373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纖維汽車引擎蓋
- 下一篇:一種汽車前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