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設計教學集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35368.2 | 申請日: | 2018-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336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19/00 | 分類號: | G09B19/00;A45C11/00;A45C15/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置槽 便攜式設計 教學集成 報警塊 本實用新型 電池放置槽 紅外線筆 設置文件 放置袋 量角器 馬克筆 相接處 折疊塊 教具 筆袋 麥克 上課 攜帶 | ||
1.一種便攜式設計教學集成裝置,其組成包括:手提箱(1),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提箱(1)的正面設置物件存放袋Ⅰ(2)與物件存放袋Ⅱ(3),所述的手提箱(1)的內部設置放置塊Ⅰ(4)、放置塊Ⅱ(5)與折疊塊(6),
所述的放置塊Ⅰ(4)開有功放槽(7)、三角板放置槽(8)、L形尺放置槽(9)與馬克筆放置槽(10),
所述的放置塊Ⅱ(5)放置尋找報警塊(11),所述的尋找報警塊(11)的右端設置文件放置袋(12),所述的尋找報警塊(11)的下方設置筆袋(22),
所述的折疊塊(6)的與放置塊Ⅰ(4)相接處面開有電池放置槽(13)、紅外線筆放置槽(14)、量角器放置槽(15)、馬克筆放置槽(10)與麥克放置槽(16),
所述的折疊塊(6)的與放置塊Ⅱ(5)相接處面設置有書籍放置袋Ⅰ(17)與書籍放置袋Ⅱ(18),所述的書籍放置袋Ⅰ(17)上設置攔截帶Ⅰ(19),所述的書籍放置袋Ⅱ(18)上設置攔截帶Ⅱ(20),
所述的折疊塊(6)上開有圓形通口(21),所述的圓形通口(21)配合尋找報警塊(11)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設計教學集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尋找報警塊(11)內設置報警電路,所述的報警電路包括電壓輸入9-15V,所述的電壓輸入9-15V連接無線收發電路Ⅰ,所述的電壓輸入9-15V與無線收發電路Ⅰ還連接晶閘管BG4的集電極c、晶閘管BG2的發射極e與晶閘管BG1的發射極e,
所述的晶閘管BG1的集電極c連接電容C1的一端與電阻R1的一端,所述的晶閘管BG2的集電極c連接電容C2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與電阻R5的一端,所述的晶閘管BG1的基極b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所述的晶閘管BG2的基極b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
所述的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電阻R2的另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電容C3的一端、晶閘管BG3的集電極c與變壓器B的1號端,所述的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所述的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晶閘管BG3的基極b與電容C4的一端,所述的電容C4的另一端連接變壓器B的2號端與晶閘管BG4的發射極e,所述的晶閘管BG3的發射極e連接晶閘管BG4的基極b,所述的變壓器B的3號端與變壓器B的4號端分別連接報警喇叭BL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設計教學集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無線收發電路,所述的無線收發電路Ⅰ配合無線收發電路Ⅱ使用,所述的無線收發電路Ⅰ與無線收發電路Ⅱ結構相同,所述的無線收發電路Ⅰ包括無線發送模塊U5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號端連接接口JI2的3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2號端連接接口JI2的4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3號端連接接口JI2的5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4號端連接接口JI2的6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5號端連接接口JI2的7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6號端連接接口JI2的8號端,
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7號端連接無線發送模塊U5的18號端、無線發送模塊U5的15號端、電容C16的一端、電容C17的一端與工作電壓VCC,所述的電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電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8號端連接無線發送模塊U5的14號端后接地,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9號端連接晶振CY4的一端、電阻R26的一端、電容C25的一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0號端連接晶振CY4的另一端、電阻R26的另一端、電容C26的一端,所述的電容C25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1號端連接電容C22的一端、電容C23的一端與電感L6的一端,所述的電感L6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5的一端與無線發送模塊U5的12號端,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3號端連接電感L5的另一端與電感L5的一端,所述的電感L5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19的一端,所述的電容C19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20的一端與接口J9的1號端,所述的電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9的2號端接地;
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6號端串聯電阻R17后連接無線發送模塊U5的17號端與無線發送模塊U5的20號端后接地,所述的無線發送模塊U5的19號端串聯電容C15后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3536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