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板材復合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33700.1 | 申請日: | 2018-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26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騰新;肖杰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左右家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06 | 分類號: | 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44349 惠州市超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陳文福 |
| 地址: | 516157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壓 傳送輥組 貼合板材 在機 基礎板材 粘合膠 機臺 本實用新型 噴膠管 噴涂 傳送 電磁加熱輥 板材復合 生產效率 壓合組件 噴膠 貼合 壓合 凝固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材復合設備,包括機臺,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傳送基礎板材的第一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方的用于傳送貼合板材的第二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滾壓板材的第一滾壓組和第二滾壓組,與第二傳送輥組連接的用于將貼合板材傳送到第一滾壓組處的第三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向基礎板材和貼合板材噴膠的噴膠管,以及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壓合板材的壓合組件。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傳送輥組和第三傳送輥組之間設置了噴膠管,可同時往基礎板材和貼合板材上均勻地噴涂粘合膠,并在噴涂粘合膠后通過兩個滾壓組進行貼合,同時,在兩個滾壓組之間設置了電磁加熱輥,可促進粘合膠的凝固,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材復合設備。
背景技術
家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具設施大類。家具也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創新,到如今門類繁多,用料各異,品種齊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間的重要基礎。復合板指的是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材料組合而成的板材。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復合板有金屬復合板、木塑復合板和玻璃鋼復合板等。在復合板的加工過程中,通常需要在作為基材的板材的表面覆蓋薄層,或者在兩個板材之間增加夾層,以提高防火性能、隔音性能、硬度或強度等。在傳統的加工中,通常都是對基材進行涂膠,然后再通過壓板機進行粘合操作,這樣的制作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涂膠到壓板之間消耗時間,導致膠水黏性受到影響,復合板粘合不夠牢固。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自動對板材進行涂膠并粘合的板材復合設備。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實現:
一種板材復合設備,包括機臺,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傳送基礎板材的第一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方的用于傳送貼合板材的第二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滾壓板材的第一滾壓組和第二滾壓組,與第二傳送輥組連接的用于將貼合板材傳送到第一滾壓組處的第三傳送輥組,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向基礎板材和貼合板材噴膠的噴膠管,以及設置在機臺上的用于壓合板材的壓合組件;所述第二傳送輥組與第一傳送輥組平行設置,所述第三傳送輥組的一端與第二傳送輥組連接,相對的另一端向下傾斜,且高度和第一滾壓組相對應;定義所述第一滾壓組所在的一側為左側,第一滾壓組、第二滾壓組和壓合組件從左至右依次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壓合組件包括設置在機臺上的支撐架,設置在支撐架上的液壓缸,與液壓桿活塞桿連接的壓板,以及設置在壓板底面的多個壓合輥。
進一步的,所述機臺上還設置有電磁加熱輥,且電磁加熱輥位于第一滾壓組和第二滾壓組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噴膠管朝向第一傳送輥組的一面以及朝向第三傳送輥組的一面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噴灑膠水的噴口。
進一步的,所述機臺的底面設置有用于驅動第一滾壓組的第一驅動電機,以及用于驅動第二滾壓組的第二驅動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機臺上設置有用于檢測來料的來料感應器,且來料感應器位于噴膠管的左側。
進一步的,所述來料感應器為距離感應器。
進一步的,所述機臺的右側還設置有出料傳送帶。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送輥組和第二傳送輥組均通過支架和機臺連接。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傳送輥組和第三傳送輥組之間設置了噴膠管,可同時往基礎板材和貼合板材上均勻地噴涂粘合膠,并在噴涂粘合膠后通過兩個滾壓組進行貼合,同時,在兩個滾壓組之間設置了電磁加熱輥,可促進粘合膠的凝固,保證貼合的速度,整個過程基本實現了自動化,無需設置另外的涂膠工序,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左右家私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左右家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337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