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潤滑油生產用調和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20375.5 | 申請日: | 2018-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623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珊;徐姌 | 申請(專利權)人: | 濮陽市恒美科技油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2 | 分類號: | B01F1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謝敏 |
| 地址: | 457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和罐 碎泡 進氣管 潤滑油生產 潤滑油 網紋 連通 加工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底部進氣口 脈沖電磁閥 攪拌運動 出氣管 出氣口 排出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是一種潤滑油生產用調和罐包括調和罐本體,調和罐本體底部進氣口與進氣管連通,調和罐本體頂部出氣口與出氣管連通,進氣管上設置有脈沖電磁閥,其中調和罐本體內設置有碎泡機構,碎泡機構包括第一碎泡網和第二碎泡網,第一碎泡網位于第二碎泡網的上方,且第一碎泡網的網紋密度大于第二碎泡網的網紋密度。解決了現有調和罐導入的氣體從潤滑油中經過,由于氣體多為從調和罐底部導入,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有限,且大多集中在進氣管附件,能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效果有限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是一種潤滑油生產用調和罐。
背景技術
潤滑油屬于有機油脂,在生產制造時需要放置入調和罐內,長時間存放易出現沉淀,隨著沉淀的增多,并且受潤滑油的油質影響,極易發生分層,導致潤滑油從調和罐取出后,潤滑油品質不統一。
現有通過在調和罐上設置進氣管和出氣管,通過脈沖電磁閥產生的脈沖信號,將閥門間歇性打開和關閉,將氣體導入調和罐內,使之其中的潤滑油在氣泡的作用下進行類似攪拌的運動,減小潤滑油品質不均的問題,由于氣體多為從調和罐底部導入,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有限,且大多集中在進氣管附件,能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效果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調和罐導入的氣體從潤滑油中經過,由于氣體多為從調和罐底部導入,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有限,且大多集中在進氣管附件,能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效果有限的問題,提供一種潤滑油生產用調和罐。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潤滑油生產用調和罐包括調和罐本體,調和罐本體底部進氣口與進氣管連通,調和罐本體頂部出氣口與出氣管連通,進氣管上設置有脈沖電磁閥,其中調和罐本體內設置有碎泡機構,碎泡機構包括第一碎泡網和第二碎泡網,第一碎泡網位于第二碎泡網的上方,且第一碎泡網的網紋密度大于第二碎泡網的網紋密度。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在調和罐本體內設置碎泡機構,使得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能夠破碎為更多的小氣泡,從而增加氣泡與潤滑油的接觸面積,大幅提高氣泡上升所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的效果。
同時,碎泡機構包括第一碎泡網和第二碎泡網,第一碎泡網位于第二碎泡網的上方,且第一碎泡網的網紋密度大于第二碎泡網的網紋密度,從而大氣泡經過第二碎泡網后變為中等大小的氣泡,能夠接觸更多的潤滑油,再經過第一碎泡網破碎為小氣泡,大幅提高氣泡與潤滑油接觸面積和氣泡上升運動區域。
解決了現有調和罐導入的氣體從潤滑油中經過,由于氣體多為從調和罐底部導入,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有限,且大多集中在進氣管附件,能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效果有限的問題。
進一步的,進氣管位于調和罐本體內的一端連接有布氣盤,布氣盤上表面設置有均勻排布的氣孔。
可選的,布氣盤位于調和罐本體的下部,并與調和罐本體底部的排液口間存在間隙。
可選的,第一碎泡網呈圓臺結構,且小頭端在上,大頭端在下,大頭端與調和罐本體內壁連接,第一碎泡網的布網區域位于圓臺結構的曲面,第一碎泡網中部設置有穿孔。
可選的,第二碎泡網呈圓錐結構,其頂部與連接桿一端連接,第二碎泡網的布網區域位于圓錐結構的曲面,第二碎泡網底面與調和罐本體內壁存在間距,連接桿另一端與調和罐本體內壁連接。
進一步的,第二碎泡網底面尺寸與穿孔尺寸相等。
可選的,第一碎泡網的大頭端通過連接扣與調和罐本體內壁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過在調和罐本體內設置碎泡機構,使得從進氣管排出的氣泡能夠破碎為更多的小氣泡,從而增加氣泡與潤滑油的接觸面積,大幅提高氣泡上升所產生的類似攪拌運動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濮陽市恒美科技油脂有限公司,未經濮陽市恒美科技油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203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