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桿防撞緩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06410.8 | 申請日: | 2018-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387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莉 |
| 主分類號: | E04H12/00 | 分類號: | E04H12/00;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桿 護殼 圈座 半環 保護腔 防護 防撞緩沖裝置 本實用新型 發泡膠 環繞 緊固件連接 安裝方便 人身安全 線路故障 制造成本 跳閘 緊固件 可緩沖 內表面 撞擊力 緊固 灌注 填充 開口 穿過 合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桿防撞緩沖裝置,包括圈座和護殼,圈座設置在待防護電桿的底部,護殼的頂部開設有可供待防護電桿穿過的開口,護殼底部的外表面與圈座的內表面貼合并采用緊固件緊固,護殼環繞在待防護電桿的下部;圈座和護殼環繞待防護電桿形成保護腔,保護腔內灌注有發泡膠;圈座由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組成,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通過緊固件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制造成本低,由于保護腔內填充發泡膠,在有效保護電桿的同時還可緩沖車輛的慣性和撞擊力,避免電桿被車輛撞損,有效降低了線路故障跳閘率,同時可保護車輛和乘員的人身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桿防撞緩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參差不齊,經常發生電桿被車輛撞損的事故,不僅直接危及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而且會對車輛造成嚴重的損壞,甚至會危害到乘員的人身安全。為解決車輛撞損電桿的情況,目前會在電桿的底部采用水泥及磚圍成一個直徑50CM的高低不一的圓柱體,此種防護措施制作周期長,費工費時,沙、水泥、磚頭等運輸成本高,后期更換電桿也非常麻煩。且此種防護結構對車輛及電桿保護不利,撞的輕了對車輛造成損傷,撞得重了造成倒桿起不到保護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電桿進行有效防護的電桿防撞緩沖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圈座和護殼,所述圈座設置在待防護電桿的底部,所述護殼的頂部開設有可供待防護電桿穿過的開口,所述護殼底部的外表面與圈座的內表面貼合并采用緊固件緊固,所述護殼環繞在待防護電桿的下部;所述圈座和護殼環繞待防護電桿形成保護腔,所述保護腔內灌注有發泡膠;所述圈座由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組成,所述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通過緊固件連接為一體。
所述圈座內表面的傾斜角度與護殼底部外表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所述護殼的外表面由上至下涂覆黃黑相間的警示油漆。
所述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的端部對應設有可相互鎖緊的卡扣。
所述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的端部分別設置連接耳,通過在連接耳上穿設螺栓實現第一半環座和第二半環座的連接。
所述護殼上開設有用于插入發泡膠管對保護腔灌膠的灌膠孔,所述護殼上鉸裝有可將灌膠孔打開或封閉的封閉板。
所述護殼呈圓錐狀,其由對稱設置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側部連接處采用鉚釘固接。
所述護殼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由對稱設置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所述下殼體呈扇形,其上部與上殼體的下部采用鉚釘固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制造成本低,由于保護腔內填充發泡膠,在有效保護電桿的同時還可緩沖車輛的慣性和撞擊力,避免電桿被車輛撞損,有效降低了線路故障跳閘率,同時可保護車輛和乘員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A線剖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莉,未經李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064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隱藏式監控綠化花境
- 下一篇:裝配式預制浮屠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