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02516.0 | 申請日: | 201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85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黃茂彪;張術經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2 | 分類號: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臺 底座 本實用新型 測漏裝置 頂部設置 安裝座 密封槽 支撐柱 頂座 凸臺 鑄件 末端連接 氣密檢測 外側設置 液壓桿 液壓缸 壓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包括底座(6),所述的底座(6)上設置有支撐柱(3),底座(6)上還設置有安裝座(7),安裝座(7)上設置有檢測臺(9),所述的檢測臺(9)的頂部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槽(17),所述的檢測臺(9)的頂部設置有凸臺(16),凸臺(16)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槽(15),所述支撐柱(3)的頂部設置有頂座(2),頂座(2)上安裝有液壓缸(1),液壓桿(11)的末端連接壓塊(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氣密檢測方便,且適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密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水氣混合測漏,只要檢測產品氣密性,這個方案是精密度好,但由于與水混測,嚴重影響產品外觀,水氣產生在產品表面會造成氧化的問題,尤其在高速發展的汽車行業,市場不斷擴大,其產品的性能凸顯其在發展的重要性。壓鑄件的氣密性方面,在各種性能中占主要位置,嚴重影響著產品的主要功能。在壓鑄件的氣密性測試,主要凸顯為高難度檢測效果差的現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支撐柱,底座上還設置有安裝座,安裝座上設置有檢測臺,所述的檢測臺的頂部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槽, 第一密封槽內設置有第一密封環,所述的檢測臺的頂部設置有凸臺,凸臺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內設置有第二密封環,所述的檢測臺側部設置有高壓進氣接頭,檢測臺內部設置有高壓氣流通道,高壓氣流通道的一端連通第一密封槽與第二密封槽之間的檢測臺上表面,另一端連通檢測臺的側部并連接高壓進氣接頭;
所述支撐柱的頂部設置有頂座,頂座上安裝有液壓缸,液壓缸的液壓桿貫穿頂座并延伸至頂座的下方,液壓桿的末端連接壓塊。
具體地,所述的支撐柱設置在底座的四角上。
具體地,所述的檢測臺底部設置有安裝環耳,安裝環耳上設置有固定孔,檢測臺通過固定孔內安裝螺栓將其固定在安裝座上。
具體地,所述的高壓進氣接頭連接高壓進氣管,高壓進氣管連接高壓缸,高壓進氣管還連接氣密檢測儀。
具體地,所述的壓塊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可以快速檢測鑄件的氣密性,同時可以更換不同的檢測臺,用于檢測不同的鑄件產品的氣密性。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檢測臺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液壓缸,2-頂座,3-支撐柱,4-高壓進氣接頭,5-安裝環耳,6-底座,7-安裝座,8-安裝螺栓,9-檢測臺,10-壓塊,11-液壓桿,12-第二密封環,13-第一密封環,14-高壓氣流通道,15-第二密封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2所示,一種用于鑄件測漏裝置,包括底座6,所述的底座6上設置有支撐柱3,底座6上還設置有安裝座7,安裝座7上設置有檢測臺9,所述的檢測臺9的頂部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槽17, 第一密封槽17內設置有第一密封環13,所述的檢測臺9的頂部設置有凸臺16,凸臺16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槽15,第二密封槽15內設置有第二密封環12,所述的檢測臺9側部設置有高壓進氣接頭4,檢測臺9內部設置有高壓氣流通道14,高壓氣流通道14的一端連通第一密封槽17與第二密封槽15之間的檢測臺9上表面,另一端連通檢測臺9的側部并連接高壓進氣接頭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025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