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油濺炒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201540.2 | 申請日: | 201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6606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胡程韶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信廚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11676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鍋蓋 鍋體 轉動軸承 防油濺 炒鍋 開口 本實用新型 可拆卸結構 鍋蓋中心 鍋蓋轉動 上端中心 鍋鏟 灶臺 輔助蓋 透明的 凹陷 燙傷 翻炒 鍋柄 內圈 上蓋 通槽 油濺 穿過 污染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防油濺炒鍋,包括鍋體、鍋柄和透明的鍋蓋,所述鍋蓋轉動設置在鍋體上,鍋蓋上端中心設置有一開口,開口上蓋合有一輔助蓋,所述鍋體和鍋蓋之間設置有一轉動軸承,所述的轉動軸承的外圈和內圈分別與鍋蓋和鍋體固定,在轉動軸承和鍋體之間設置有可拆卸結構,在鍋蓋上自鍋蓋中心向邊緣凹陷設置有供鍋鏟穿過的通槽,該防油濺炒鍋便于翻炒、并且能夠有效避油濺導致的灶臺污染和手燙傷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具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防油濺炒鍋。
背景技術
炒鍋是一種家家戶戶必備的烹飪工具,一般包括鍋體、鍋柄、鍋耳和鍋蓋。
在炒菜過程中,一旦菜或肉中含有水分,和油結合后就會發生油濺現象,一方面會燙傷手,另一方面會導致油濺到灶臺上污染臺面。對于發生油濺的現象,現有的解決方案只能將鍋蓋蓋在鍋體上,讓油在鍋里濺一段時間,這會導致鍋內的菜煎糊,影響口感。
公告號為CN203898009U的中國專利公開一種用于炒鍋的防火防濺裝置,在鍋柄上固定設置擋火板,由于擋火板是固定設置的,遮擋的面積十分有效,無法避免油濺到灶臺上,并且,如果繼續炒菜的話也無法避免手被燙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油水四濺的防油濺炒鍋,該防油濺炒鍋能夠有效防止手燙傷以及污染灶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一種防油濺炒鍋,包括鍋體、鍋柄和透明的鍋蓋,所述鍋蓋轉動設置在鍋體上,鍋蓋上端中心設置有一開口,開口上蓋合有一輔助蓋,所述鍋體和鍋蓋之間設置有一轉動軸承,所述的轉動軸承的外圈和內圈分別與鍋蓋和鍋體固定,在轉動軸承和鍋體之間設置有可拆卸結構,在鍋蓋上自鍋蓋中心向邊緣凹陷設置有供鍋鏟穿過的通槽。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可拆卸結構包括鍋體開口處凹陷的環槽、固定于轉動軸承外圈且與環槽穿插配合的插環、插環上繞插環周向間隔設置的通孔、環槽兩側內壁上設置的與通孔正對的螺紋孔以及依次穿過環槽外側的螺紋孔、通孔和內側的螺紋孔進行緊固的緊固螺栓。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的通槽上設置有可打開或者關閉通槽的伸縮組件,所述伸縮組件包括至少一片伸縮片,鍋蓋內壁于通槽的兩側凹陷有滑槽,所述伸縮片的兩側向上垂直設置有與滑槽嵌合滑移的滑片。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的滑槽的截面形成為內大外小的T形或者梯形,所述的滑片的截面形狀設置成與滑槽配合的T形或者梯形。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的滑片上設置有便于手撥動的撥塊。
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的緊固螺栓遠離鍋體的一端設置有便于手轉動的轉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鍋蓋可拆卸設置在鍋體上,并且通過轉動軸承實現鍋蓋與鍋體的360°旋轉配合,并且通過在鍋蓋上設置通槽便于鍋鏟炒菜,結合通槽和轉動軸承,鍋鏟能夠沿著通槽上下以及沿著鍋體360°翻炒,翻炒效果好;通過在通槽上設置伸縮組件,進一步杜絕油自通槽濺出;通過在鍋蓋上端中心設置開口,用于導煙和傾倒食材,該防油濺炒鍋便于翻炒、并且能夠有效避油濺導致的灶臺污染和手燙傷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一種防油濺炒鍋的軸測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一種防油濺炒鍋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3中A的放大圖;
圖5為為本實施例中一種防油濺炒鍋的俯視圖;
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
圖7為圖6中B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信廚具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信廚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2015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