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通氯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2172992.2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25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傳善;鐘棉軍;夏光明;楊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B01J19/00;F16L9/147;F16L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濤 |
| 地址: | 261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通氯管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氯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通氯管。本實用新型包括四氟乙烯內管(1)、帶法蘭(4)鋼管(2)和四氟乙烯外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內外管(1、3)在鋼管(2)下端交匯處燒結成一體,在鋼管(2)中部及上端法蘭(4)之間鉆兩個通孔(6),并在上端通孔(6)處連接一測壓管(5)。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四氟乙烯內外管(1、3)與鋼管(2)之間縫隙的壓力進行檢測,正常情況下壓力為零,一旦破損反應介質進入能立即檢測出壓力大于零,及時預警采取防范措施,提升重大設備氯化反應釜的安全保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氯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通氯管。
背景技術
氯化聚乙烯(簡稱CPE)是高密度聚乙烯懸浮在液體反應介質中,在乳化劑、分散劑、防粘劑等存在下通入氯氣(或液氯),經過取代反應在搪瓷反應釜內制得。通氯方式一般有上部通氯和底部通氯兩種方式,底部通氯優(yōu)點是氯化反應快,缺點是容易使物料倒流入通氯管線中,物料與氯氣繼續(xù)反應造成危險。上部通氯一般用四氟乙烯短管從上部插入反應釜上部氣相空間,不必要求通氯管的剛性,但缺點是反應壓力高,反應速率慢,對設備密封要求高。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氯管,其能夠具有足夠的剛性避免折斷,并且能夠隨時檢測到通氯管的破損,及時預警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重大設備氯化反應釜的故障發(fā)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通氯管,包括四氟乙烯內管1、鋼管2和四氟乙烯外管3,所述鋼管2內套四氟乙烯內管1,外套四氟乙烯外管 3,四氟乙烯內管1與四氟乙烯外管3在鋼管2下端交匯處燒結成一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所述鋼管2上端帶有法蘭4。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所述鋼管2上端法蘭4之間及中部帶有兩個通孔6。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所述上端通孔6處連接測壓管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所述四氟乙烯內管1、內套四氟乙烯外管3 和鋼管2燒結在一起的通氯管插入懸浮反應介質中,從上部通入氯氣(或液氯) 反應,一旦破損懸浮反應介質進入四氟乙烯內管1、內套四氟乙烯外管3與鋼管 2之間的縫隙中產生壓力,通過測壓管5能立即檢測到壓力。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所述的新型通氯管為生產氯化聚乙烯反應釜的通氯管。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氯管能夠從上部插入懸浮反應介質底部區(qū),實現下部通氯,并且能夠隨時檢測到通氯管的破損,及時預警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重大設備氯化反應釜的故障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四氟乙烯內管;2、鋼管;3、四氟乙烯外管;4、法蘭;5、測壓管;6、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測壓管的新型通氯管,包括四氟乙烯內管 1、鋼管2和四氟乙烯外管3,四氟乙烯內管1與四氟乙烯外管3在鋼管2下端交匯處燒結成一體。鋼管2上端帶有法蘭4,鋼管2上端法蘭4之間及中部帶有兩個通孔6,上端通孔6處連接測壓管5。
四氟乙烯內管1、四氟乙烯外管3和鋼管2燒結在一起的通氯管插入懸浮反應介質底部區(qū),從上部通入氯氣或液氯反應,一旦破損懸浮反應介質進入四氟乙烯內管1和四氟乙烯外管3與鋼管2之間的縫隙中產生壓力,通過測壓管5 能立即檢測到壓力。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729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跨境電商經濟與貿易數據管理裝置
- 下一篇:貝雷鋼橋懸推法架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