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72138.6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330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許萬華;駱敏舟;鄭素娟;張晴晴;戴麗;張春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1/02 | 分類號: | B24B21/02;B24B21/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21189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擺臂 砂帶 從動輪 彈性元件 連接板 主動輪 驅動組件 自動張緊 砂帶機 紙管 打磨 轉動 本實用新型 驅動連接板 打磨設備 驅動轉動 轉動連接 轉動設置 包圍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紙管打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包括擺臂、第一從動輪、砂帶、連接板和彈性元件,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與擺臂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設置在連接板的另一端,所述擺臂上設置有砂帶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所述砂帶套設在砂帶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上并包圍成三角形,所述砂帶主動輪由第一驅動組件驅動轉動;所述擺臂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并由第二驅動組件驅動其轉動帶動砂帶的工作面靠近或遠離紙管運動;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與擺臂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與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元件驅動連接板相對擺臂轉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紙管打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
背景技術
在現行紡織紙管生產技術中,對于紙管的打磨工藝采用單滾筒式砂輪進行打磨,即將環狀砂帶外套于單滾筒上進行打磨。
然而,在現有的實際應用中,采用單滾筒式砂輪有若干缺點:單滾筒式砂輪無張緊裝置,故環狀砂帶必須緊密套合于單滾筒上,這對砂帶直徑精度要求高,提高了砂帶的制造難度和安裝難度,相應的砂帶價格也更高,增加了使用成本,且砂帶直徑精度稍有不良或套合松動則會造成打滑或磨削異常;砂輪與紙管為線接觸,接觸面積小,砂輪接觸壓強大,磨削效率不高且砂帶壽命短;砂輪與紙管的平行度要求高,增加了安裝的難度,稍有偏斜則會造成偏磨,即一邊磨的多一邊磨的少或沒磨到,不均勻。影響生產效率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單滾筒式砂輪磨削的砂帶的制造難度高、安裝難度高、接觸面小、砂帶壽命短、偏磨和磨削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包括擺臂、第一從動輪、砂帶、連接板和彈性元件,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與擺臂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設置在連接板的另一端,所述擺臂上設置有砂帶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所述砂帶套設在砂帶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上并包圍成三角形,所述砂帶主動輪由第一驅動組件驅動轉動;所述擺臂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并由第二驅動組件驅動其轉動帶動砂帶的工作面靠近或遠離紙管運動;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與擺臂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與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元件驅動連接板相對擺臂轉動。
作為優選,所述擺臂上開設有腰形孔,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腰形孔內,并通過鎖止組件鎖止,當彈性元件的一端沿腰形孔滑動時,彈性元件伸長或壓縮。當彈性元件的彈力減弱時,將彈性元件的一端沿腰形孔滑動使彈性元件伸長,增加其彈力,調好彈性元件的彈力后,通過鎖止組件將彈性元件的一端鎖止在腰形孔內,便于調節彈性元件的彈力,確保彈性元件的彈力始終有效,延長彈性元件的使用壽命,提高該砂帶機的打磨精度、可靠性和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鎖止組件選用螺栓。彈性元件的一端與螺栓固定連接,螺栓滑動設置在腰形孔內,擰緊螺栓的螺母便將螺栓鎖止在腰形孔內,結構簡單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元件選用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擺臂上的皮帶主動輪,所述皮帶主動輪與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皮帶主動輪通過皮帶與砂帶主動輪傳動連接,所述擺臂的轉動中心線與皮帶主動輪的轉動中心線重合,所述皮帶主動輪通過底座設置在機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上設置有用于張緊皮帶的張緊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驅動組件包括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通過關節軸承與擺臂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上固定設置有銷軸,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轉動套設在銷軸上。
有益效果:
①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張緊打磨砂帶機,彈性元件帶動第一從動輪實時張緊砂帶,該砂帶機對砂帶的制造精度要求低、使用成本低、更換砂帶方便快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721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